国家卫健委指南: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国家卫健委指南: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根据该指南,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管理上应遵循八大原则,包括主食定量且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清淡饮食限制饮酒以预防并发症、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等建议。这些科学指导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主食选择有讲究
主食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主食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主食,如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以及豆类和薯类。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同时,患者应注意主食的摄入量,每餐主食应占总热量的45%-60%。建议采用“餐盘法”来分配餐盘中的食物比例:将餐盘分为四份,其中一份是主食,两份是蔬菜,一份是蛋白质来源。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控制主食摄入量。
蛋白质摄入要优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禽、蛋、豆制品和奶类。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摄入红肉,避免食用加工肉制品。对于有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尤其是植物蛋白的摄入。
脂肪摄入需谨慎
脂肪摄入对血糖和血脂都有重要影响。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建议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少吃油炸食品。
蔬菜水果巧搭配
蔬菜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食物来源,建议多食用非淀粉性蔬菜,如绿叶蔬菜、瓜类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益。
水果虽然含糖,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适量食用。建议选择低GI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等,并在两餐之间或餐后3小时左右食用。避免在餐后立即或睡前食用水果。
饮食误区要警惕
不甜的食物也会升高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不甜的食物可以随便吃,比如瓜子、花生和坚果类食物。这些食物虽然不甜,但脂肪含量高,热量很高,吃多了会影响血糖和血脂。
无糖食品也要限量:无糖食品虽然未添加蔗糖等食用糖,但主要由米面制成,且可能含有油脂,热量可能比普通食物更高,不适合当零食随意食用。
甜味食物并非完全禁忌:像山芋、南瓜、玉米这样的甜味食物可以适量食用,但要将其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注意总量控制。水果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少量食用。
通过合理搭配上述食材,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为了帮助糖友们更好地规划饮食,以下是一份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食谱,分为早餐、午餐、晚餐和加餐,供大家参考:
一日三餐这样吃
早餐
- 燕麦粥:燕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持血糖稳定。
- 新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午餐
- 清蒸鱼/鸡胸肉:优质蛋白质,减少油脂摄入。
- 绿叶蔬菜: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血糖控制。
- 全谷物米饭:如糙米或红豆糙米饭,富含膳食纤维。
晚餐
- 瘦肉炒蔬菜:选择瘦肉搭配各种蔬菜,注意少油少盐。
- 红薯/紫薯:适量摄入,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加餐
- 坚果:适量食用,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
- 酸奶:选择无糖或低糖酸奶,补充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
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希望以上食材和食谱能为糖友们提供实用的参考。记住,饮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