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台山塔院寺:以塔命名的佛教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台山塔院寺:以塔命名的佛教圣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6192204

五台山的塔院寺,是一座以塔命名的佛教寺院。因寺内珍藏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其中,大白塔作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不仅造型优美,更因其位于五台山中心台怀镇而成为五台山的象征。

历史上,塔院寺与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塔院寺就是原寺庙的塔院部分。明朝万历年间(1579-1582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了改建,使其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塔院寺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积达15600平方米。全寺拥有殿堂、房舍120余间,可分为左、中、右三个院落。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白塔、藏经楼,以及禅堂院、文殊发塔院和山海楼、伽蓝殿、祖师殿等。天王殿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像,背后立有法令碑,再后是护法神韦驮像。两旁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大雄宝殿又名大慈延寿宝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是十八罗汉像。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皇帝题写的匾额均挂在大雄宝殿内。

藏经楼,又名藏经阁,位于大白塔之后。这是一座二层楼建筑,面阔五间,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迦叶佛等九尊佛像。楼内还珍藏有远近闻名的转轮藏。转轮藏是一种木制六角形经架,高十余米,共有二十一层,每层可存放经书。转轮藏的最下层装有转盘,可以转动,象征着佛教的“法轮常转”。目前,楼内藏有各种经书二万余册,包括汉文、蒙文和藏文经书。

塔院寺中最值得介绍的是两座塔:大白塔和文殊发塔。

大白塔,全名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又名大慈延寿宝塔。据记载,唐朝以前这里就有一座二层八角塔,后被毁。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修建了藏式石塔。明代永乐五年(1407年),建大白塔,并将元代石塔、释迦牟尼舍利塔藏于大白塔内。大白塔状如覆钵,为喇嘛塔造型,通高56.4米。全塔各部粗细相间,造型优美。塔刹为风磨铜制成,塔身为砖砌,须弥座为石建。须弥座南面有三个石洞,右边石洞中立有佛的迹像碑,碑上有释迦牟尼的双足迹印图;左边石洞内有康熙年间的修塔记事碑。塔的垂檐和束腰上挂有252个风铃,每当清风吹来,风铃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下层塔殿内供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菩萨像,塔殿外围长廊中还有115个铁皮法轮。

文殊发塔,又称小白塔,位于大白塔东面。据传,北魏时期文殊菩萨化作贫妇到寺乞斋,留下一把头发。为此,五台山和尚建塔藏发,不时叩拜。文殊发塔高2米多,虽不及大白塔雄伟,但因供奉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头发,前来拜塔的僧人、香客仍然不少。

在发塔院东南,还有一座城楼式建筑——山海楼。这座在石洞上建造的三间楼房,明代称青峰阁,清朝改为青龙楼,后又改名为山海楼。这里是塔院寺存放杂物和书籍的地方,也是一个登高望远的处所。

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挺进河北途中曾驻跸塔院寺。如今,塔院寺的方丈院已被辟为毛主席路居陈列馆。馆内设有毛主席、周总理等的卧室,陈列着当年的床铺、桌凳、笔墨等复制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