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孩发烧怎么办?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孩发烧怎么办?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omenshealthmag.com/tw/motherandbaby/g60274331/child-fever/

随着冬季的到来,小孩发烧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究竟什么样的体温才算发烧?发烧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什么时候需要立即就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纠正一些常见的误区。

发烧温度标准

正常成人体温范围耳温 36℃~37.4℃,当核心体温大于38℃,也就是肛温38℃、口温37.8℃、耳温37.5℃或腋温37.2℃以上称为发烧。

林新医院指出,当测量小朋友体温前,至少要有半小时候没有吃或喝太冷太热的食物。

  • 腋温正常温度范围35℃~37℃,发烧温度则为超过摄氏 37°C
  • 口温正常温度范围35.5℃ ~ 37.5℃,发烧温度则为超过摄氏37.5°C
  • 肛温正常温度为范围36.2℃~37.9℃,发烧温度则为超过摄氏 38°C

突然发烧的原因

之所以会发烧其实大致可以归类出两种原因:

  1. 人体会因为感染各种疾病出现发炎反应:可能会因为病毒、细菌进入体内,而免疫系统产生反应所引起的发烧。
  2. 身体热量太多来不及散热:另一情形是身体并没有发炎、体温度定位点也没有上升,但因为身体热量太多来不及散热而使体温上升,这种情形称为体温过高,例如在炎热的环境下面穿太多衣服、运动、洗三温暖、中暑等。

反复发烧的注意事项

小会发烧的原因,多半是因细菌、病毒入侵感染,而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像是流感、肠病毒、支气管感炎等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天气过热引起。

不过当反复发烧的情况出现就需要多加注意,澄清医院中港分院指出,有下列情形就要考虑送医:

  1. 嬰幼兒未满三个月,却持续发烧
  2. 发烧期间有10~12小时没有解尿
  3. 发烧高于39℃持续48小时(含)以上
  4. 精神不佳,食欲差、有明显不适症状
  5. 小朋友发烧时有意识不清、抽蓄、手足麻痺或说话不清
  6. 持续发烧3天以上

接种疫苗后的发烧处理

接種疫苗除了是保護自己可以免於一些疾病的感染,同時也是可以防範傳染給他人的一種動作。不過有的小孩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輕微發燒的狀況。

此时若家里的小孩因为疫苗接种后有发烧的迹象可以多加留意,只要体温没有超过38至39℃就不需要使用退烧药不过当出现严重、持续的副作用时则要就醫!

接種疫苗後發燒是身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功能。接種疫苗休息1至2天後,體溫通常會恢復正常。

⚡️研究显示若在接种疫苗后服用退烧药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抗体反应!

哪些量体温方式该避免?

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的温度,而耳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很高,必要时可取代肛温!但卫福部不建议此状况对于三个月以下婴儿使用;至于一个月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则不适合量肛温与耳温,可考虑量腋温或背温。

口温平均比肛温低0.5度,腋温平均比肛温低 0.8度,这两种方法比较容易受到皮肤黏膜血管收缩等因素的影响而偏低;另外因常有严重低估真正体温的现象,所以也不建议常規使用额温枪或红外线测量皮肤表面。

发烧常见误区破解

发高烧首要应对手段是降低体温?

发高烧为人體對抗感染的自然防禦機轉,是因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所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若是发高烧的话,建议处理的应对手段以「舒適」为主,而非著重「降低」体温。

发烧对人體是好是坏?

人在生病的时候发烧,算是一種保護的本能反應,適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有研究显示退烧药会压抑免疫反应。

不过发烧时需要产生多余的热量,所以会增加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制造量与心脏输出量,若有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慢性肺病、糖尿病与先天代谢异常的儿童则需要多加注意!

睡冰枕会有退烧效果?

人體因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白血球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使體溫上升。

发烧的时候,身体会认为38度以上才是正常体温,冰枕等物理退烧法违背脑部的设定而让热量流失,不但会让病人有寒冷的不适感觉,也会增加无谓的能量消耗。

小结

家中若有小孩发烧可以先多观察状况唷!
⚡️时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本文原文来自Women's Health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