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射雕》演技获赞,徐克:他诠释了“侠之大者”的精神内涵
肖战《射雕》演技获赞,徐克:他诠释了“侠之大者”的精神内涵
2025年春节档,由徐克执导、肖战领衔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正式上映。这部万众期待的武侠巨制,不仅在预售阶段以3.5亿元的成绩创下春节档预售新纪录,更在淘票票和猫眼平台上分别获得9.7分和9.6分的高分评价。然而,正式上映后,影片的票房表现却略显乏力,从预售第一跌至第四位,目前累计票房2.53亿元。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影片在口碑和市场表现上的复杂性。
肖战的郭靖:从争议到认可
肖战在片中饰演的郭靖,是金庸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侠客之一。为了塑造这个角色,肖战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不仅通过健身、武术训练和骑马练习来贴近角色的外在形象,还深入研读原著和剧本,力求从内心深处理解郭靖的侠义精神。导演徐克对肖战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成功诠释了“侠之大者”的精神内涵。
然而,肖战的表演并非没有争议。有观众认为,他的表演过于依赖台词,缺乏足够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细节。但也有观众指出,肖战的表演接地气,眼神戏细腻,展现了角色的成长变化。特别是在展现郭靖的忠诚、憨厚和仁义时,肖战的表演赢得了广泛认可。
传统武侠与现代审美的碰撞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制作上试图在传统武侠元素与现代观众审美之间寻找平衡。影片采用了魔幻、游戏、VR等视觉元素,试图吸引年轻观众。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金庸作品留给人们的传统印象,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观众批评影片的特效过于粗糙,甚至有“五毛特效”的感觉。但也有观众称赞影片的场景设计,如桃花岛和蒙古大草原的宏阔景象,以及战争场面的恢宏气势。影片复用了19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为影片增添了情感共鸣。
选角争议与角色塑造
影片的选角引发了一些争议,尤其是肖战和庄达菲饰演的郭靖和黄蓉被认为与原著形象有出入。但也有观众认为肖战成功演绎了郭靖的忠诚和憨厚,庄达菲则赋予黄蓉更多的刚烈气质。这种争议反映了观众对经典角色的不同期待,也体现了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面临的挑战。
票房走势与市场表现
影片的票房走势受到排片策略的影响。尽管预售成绩亮眼,但首日排片率仅为17%,这可能影响了影片的最终票房表现。影院经理普遍认为,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在预售阶段表现亮眼,但实际票房需要靠口碑支撑。这种现象反映了电影市场对影片质量的重视,也提醒演员和制作团队需要在商业价值和艺术追求之间找到平衡。
结语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它在票房和口碑上的表现,反映了武侠电影在当代市场的复杂处境。肖战的表演虽然存在争议,但他的努力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值得肯定。这部电影不仅是对金庸经典的致敬,也是对武侠精神的现代诠释。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侠之大者”,不仅要有过人的武艺,更要有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