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嫦娥五号新发现:月球20亿年前仍有磁场,石墨烯揭示形成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嫦娥五号新发现:月球20亿年前仍有磁场,石墨烯揭示形成之谜

引用
科学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6923.shtm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8-07/doc-inchukkm9346836.s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40624/b6097bc83c6b4724ac6922c30cb44e8d/c.html
4.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7/t20240716_1955649.html
5.
https://m.huxiu.com/article/3006179.html
6.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624/c64387-40262602.html
7.
https://www.cas.cn/syky/202501/t20250103_5044115.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98%B3%E7%B3%BB%E5%A4%A9%E4%BD%93%E5%A4%A7%E5%B0%8F%E5%88%97%E8%A1%A8
9.
https://www.gswuwei.gov.cn/art/2024/5/23/art_29982_1311473.html
10.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501/03/140000_54770372.htm
11.
https://www.hkma.gov.hk/gb_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4/12/20241231-8/
12.
https://www.geog.com.cn/CN/10.11821/dlxb202411004

2025年1月初,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一项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重要研究成果:20亿年前,月球仍然存在一个微弱的磁场。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内部活动的认知,更为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员、蔡书慧副研究员及研究团队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带回的9颗毫米级玄武岩岩屑样品进行详细磁学分析,发现这些形成于20亿年前的玄武岩记录了月球磁场的存在,其强度为2-4微特。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月球内部在20亿年前仍具有一定的热对流或热传导活动,这比此前认为的月球磁场消失时间晚了约10亿年。研究还指出,月球磁场的维持可能与内核结晶、进动、钛铁矿堆晶下沉等过程有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成功实施,这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从月球带回样品。此次任务共带回1731克月球土壤,这些样品被分发给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目前已产出7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月壤中发现了天然石墨烯,这一发现对传统的月球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

月球形成一直是天文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主流的理论是“大撞击假说”,即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了地球,导致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最终聚集形成了月球。这一理论最早由地质学家雷金纳德·戴利于1946年提出,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月球土壤也似乎证实了这一点,特别是月球中轻元素(如氢、碳)的缺乏,被认为是撞击过程中耗尽的证据。

然而,嫦娥五号的发现正在改写这一理论。研究团队通过拉曼光谱法分析月壤样品时,意外发现了石墨烯的存在。这些石墨烯厚度仅为2-7层碳原子,且呈现出独特的核壳结构,表明它们并非来自地球,而是月球自身产生的。这一发现暗示月球表面的碳含量可能比预期的要丰富得多,这与大撞击假说中月球“碳耗尽”的预测相矛盾。

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铁化合物仅存在于碳含量较高的区域,这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在月球石墨烯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一发现不仅对理解月球的物质组成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为人类开发新的石墨烯制备方法提供线索。

嫦娥五号的发现还揭示了月球磁场的演化历史。通过对20亿年前形成的玄武岩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当时的月球磁场强度仅为2-4微特,远低于地球目前的磁场强度(约25-65微特)。这一发现表明,月球的“发电机”机制在20亿年前仍在运行,但已经非常微弱。月球磁场的维持可能与内核结晶、进动、钛铁矿堆晶下沉等过程有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现有的月球形成理论,也为未来的月球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嫦娥六号已经踏上奔月之旅,计划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返回。科学家们期待通过更多样化的月球样品,进一步揭示月球的形成之谜。

从地球上看,月球似乎永远保持着相同的面貌,但实际上,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仍然充满了未知。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关于月球的奥秘将被逐一揭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