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背后的英雄:李东揭秘大火箭成长记
长征五号背后的英雄:李东揭秘大火箭成长记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划破夜空,将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开始,更凝聚着一个人20多年的心血与汗水——他就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
从陕北走出的航天人
1967年6月,李东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一个普通家庭。1985年,他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选择了导弹设计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工作,开始了他的航天生涯。
在航天领域,李东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从一名普通设计师到型号副总设计师,再到长征五号总设计师,他一步一个脚印,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2005年,年仅38岁的李东被任命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肩负起为中国航天打造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重任。
打破技术瓶颈,创造航天奇迹
长征五号的研制之路充满了挑战。作为中国首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采用了全新的5米直径箭体结构,以及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和液氧煤油推进剂。这些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在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低温推进剂管理、高推力发动机研制等方面。
李东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数年的攻关,成功突破了12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其中,5米直径箭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的突破,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此外,他们还攻克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为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失败到成功:航天人的坚韧精神
长征五号的研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整个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总设计师,李东带领团队迅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经过100多天的连续奋战,他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制定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李东和团队成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次成功不仅标志着长征五号的全面复飞,更为后续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和空间站建设等重大任务奠定了基础。
重大任务:展现国之重器的实力
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为中国航天开启了新的篇章。2020年,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2021年5月15日,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2年,长征五号B遥三和遥四火箭相继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李东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
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了从中小型到大型、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的重大跨越。目前,长征五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使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跃居世界前列。
2023年,李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肯定。如今,他正带领团队继续为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改进和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而努力,为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李东看来,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他常常勉励年轻的航天人:“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始终保持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