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田丹丹:见证家乡巨变
省政协委员田丹丹:见证家乡巨变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一个名叫木坪的小村庄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变。这里曾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一位默默奉献的省政协委员——田丹丹。
从荒山到美丽乡村
五年前的木坪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山村。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这片贫瘠的土地。
2018年,田丹丹当选为贵州省政协委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木坪村人,她深知家乡的困境。她开始频繁往返于省城和木坪村之间,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奔走呼吁。在她的努力下,木坪村被纳入了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点,获得了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
基础设施的蝶变
田丹丹深知,要改变木坪村的面貌,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她多次向省政协提交关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案,并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在她的推动下,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一座座崭新的学校和卫生室拔地而起,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条件;一个个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
产业发展的新路
基础设施的改善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是关键。田丹丹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木坪村虽然土地贫瘠,但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她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指导,帮助村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生态养殖。同时,她还积极为村里引进旅游开发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如今的木坪村,不仅有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还建起了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群众生活的改善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的发展,木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丹丹还积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为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推动建立了关爱服务中心,让村民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未来的展望
站在新的起点上,田丹丹对木坪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计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电商产业,让木坪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她还希望将木坪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
田丹丹的故事,是贵州“黄金十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为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她的带领下,木坪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