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呼吁:减少光污染,守护星空之美
上海天文馆呼吁:减少光污染,守护星空之美
上海天文馆位于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馆。自2021年7月开馆以来,已成为上海新的科普地标。然而,随着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天文观测效果。为保护观星环境,23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治理建议,呼吁在上海天文馆周边建立“暗夜社区”。
光污染:天文观测的“隐形杀手”
光污染是指过量的或不合时宜的人工光源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它不仅会破坏夜空美景,还会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天文观测而言,光污染会遮挡星光,使星星变得暗淡,甚至无法看到,给天文观测带来巨大挑战。
“暗夜社区”:守护星空的新理念
“暗夜社区”(Dark Sky Community)是国际暗夜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室外照明设计,减少光污染,保护夜空环境。要获得认证,社区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包括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规划照明布局、控制光线溢出等。
上海天文馆的困境与希望
上海天文馆周边的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快速发展,周边高楼拔地而起,各种照明灯光日益增强。这些光源不仅影响了天文馆的观测效果,也破坏了夜晚星空的自然之美。
为应对这一挑战,23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治理建议,建议在上海天文馆周边建立“暗夜社区”。具体措施包括:
合理规划照明布局:对周边建筑的照明设计进行统一规划,避免过度照明和杂乱无章的灯光布局。
推广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鼓励使用LED等高效节能灯具,同时采用遮光罩等配件,控制光线溢出。
加强公众科普教育:通过科普活动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倡导科学合理的照明理念。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户外照明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暗夜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
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
在国际上,已有多个城市和社区成功实施了“暗夜社区”项目。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市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际暗夜城市”称号的地方。该市通过严格的照明管理,成功减少了光污染,成为天文观测的理想地点。
在国内,阿里暗夜公园是中国首个暗夜保护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已成为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些成功案例为上海天文馆周边的光污染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语
上海天文馆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馆,承载着普及天文知识、激发公众科学兴趣的重要使命。建立“暗夜社区”不仅是为了改善天文观测条件,更是为了保护夜晚星空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居民重新欣赏到满天繁星的美景。这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的长期任务,让我们携手为子孙后代守护这片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