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麟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军级将领
佟麟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军级将领
他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军级将领,面对日寇的进攻,他在全军将校会议上慷慨陈词:“日寇消灭中国,是其根本目的。中国人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抗战!日寇阴谋侵占平津、吞并华北,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并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他就是抗日名将佟麟阁,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缅怀一下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是河北高阳人,1892年出生于高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幼年曾跟随舅父学习过四书五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冯玉祥在滦州发动起义,时年19岁的佟麟阁入伍参军,成为冯玉祥帐下的一名哨兵。此后佟麟阁的职务不断的上升,1914年升任连长,这一年赵登禹入伍,佟麟阁见赵登禹勇武过人,两人就结为生死之交。
此后多年,佟麟阁跟着冯玉祥南征北战,东征西讨,1930年中原大战时,佟麟阁担任新一军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负责召集西北军旧部,招募新兵,积极训练,巩固后方。佟麟阁善于练兵,冯玉祥曾称赞“佟善练兵心极细”。他常讲述历代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培养官兵爱国爱民的精神。
1932年,宋哲元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后,佟麟阁在宋哲元的邀请下担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领张家口公安局局长,1933年冯玉祥成立抗日同盟军时,佟麟阁积极响应,为冯奔走,被任命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代理察哈尔省主席。期间他积极宣传抗日主张,组织民众武装,担任前方运输,救护伤员,收容难民,殚精竭虑,深获察省军民的爱戴。
然而由于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一再忍让,抗日同盟军不得不撤出察哈尔省,后来更是被迫撤销了番号。佟麟阁深感抗日之志未遂,而山河破碎,国运垂危,不胜悲愤,于是退居北平香山寓所,与家人团聚,奉养双亲。寄情于研读圣经、周易,写字、摄影、打猎,以待报国时机。
在隐退期间,宋哲元多次请佟麟阁出山,负责军事,第二十九军的张自忠、冯治安等将领也联名邀请他出山。有感于大家的抗日热情,佟麟阁出山来到第二十九军,担任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主持全军的军务。他整军经武,全面备战,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土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的话引来不少有志青年参军报国。
当时日本谋求华北自立,宋哲元负责维持冀察政局,但是他被外敌内奸威胁引诱,进退两难,于是借口为父亲修墓和养病离开第二十九军,让佟麟阁代理军长职务,直接负军事指挥之责。此时日寇已经是步步紧逼,佟麟阁号召全军紧密团结,共抗日寇。
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了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开始炮轰宛平城,吉星文团奋力反抗,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日军已经是蓄谋已久,所以在战争爆发后,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布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此话展示出了中国军人坚定的抗日信念。
大敌当前,佟麟阁视死如归,坚守南苑。当时其父在北平城内病重,家人屡促归省,佟麟阁挥泪给妻子捎去书信:“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夫人代供子职!”部属闻之,无不为之感动落泪,纷纷表示愿随将军共生死,奋勇杀敌。
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佟麟阁在指挥右翼部队向敌突击时,腿部被机枪击中,部下劝其退后裹伤,他对部下说:“大红门失守,全局被动,事急如此,我不能临阵而退。”佟麟阁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舍命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他成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牺牲的第一个高级将领。
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追赠佟麟阁为陆军上将,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忠烈。毛主席也对佟麟阁的献身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1938年3月12日延安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说词中说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79年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发出通知,定佟麟阁为抗日阵亡的革命烈士。2009年9月14日,佟麟阁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