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企业用互助互济基金打造幸福职场:情绪价值的双向奔赴
安徽企业用互助互济基金打造幸福职场:情绪价值的双向奔赴
“公司职工结婚,工会将给予2000元的慰问金。”这是安徽某企业工会制定的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中的一项暖心政策。自2009年出台以来,这项制度已经历多次修订完善,涵盖了职工及其部分亲属生老病死、结婚上学、慰问退休等方方面面,成为企业与职工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要载体。
一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基金
互助互济基金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职工每人每月缴纳20元,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公司支付。在界定关爱对象、范围、金额标准、组织实施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细则。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让每位职工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亲人离世慰问要把岳父母、公婆纳入”“谁家孩子考大学,要保持关注”……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举措,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将情绪价值拉满”。正如该企业工会主席所说:“随多少‘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职工因公司而骄傲,公司也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幸福感’。”
情绪价值:职场幸福感的新密码
职场上的情绪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劳动者能够被共情、理解、支持和关爱的一种诉求、体验和获得感。它本质上是工资待遇之外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包括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
近年来,劳动者对情绪价值是否被看到和满足、个体是否被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看重。一些能够为职工提供情绪价值的企业总能赢得公众点赞。比如,有的企业聚焦职工之间的“红包压力”问题,禁止同事之间因红白喜事“添香随礼”,而是由企业作为代表发放贺金或慰问金;有的企业给技能型职工更多美誉,如“小能手”等称呼或者善意、亲昵的绰号,以激发其自豪感并引导更多职工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有的企业探索坐班与远程办公结合等混合办公模式,让职工更好兼顾生活和工作……
从“真金白银”到心理关怀:企业文化的升级之道
与安徽这家企业类似,全球知名家居企业IKEA也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幸福感。IKEA的核心理念是“为大多数人创造美好生活”,这不仅体现在对顾客的服务上,更落实在对员工的关怀中。
IKEA的八大核心价值观中,“同心协力”“关怀人类与地球”“成本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简单原则”“以身作则”“创新进步”等,都体现了对员工情绪价值的重视。通过每年的iShare员工心声调查,IKEA会根据员工反馈调整福利政策,比如提供遮雨棚、国定假日员工餐免费、中秋烤肉、Team Building等活动。
情绪价值:企业发展的新生产力
对企业来说,能够为职工提供情绪价值、能够与职工共情,也是一种生产力和生命力。这可以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让职工之间更团结更友爱,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促进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现实中,真正关切职工情绪价值并且能够在这方面有作为、有成效、被传为“佳话”的企业并不多。诸如要求业绩不达标者“跪地爬行”、为了赶项目要求职工“家里死人了先臭着”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如何让“情绪价值”成为激发职工拼搏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密码,如何构建一种更和谐的劳动关系,如何实现企业与职工的互相成就、双向奔赴,值得更多企业思考和探索。
结语:情绪价值的未来展望
随着90后、0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对精神关怀和情绪价值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让职工对工作条件、薪资待遇之外的精神层面有了更多期待。从塑造企业文化和职场环境的角度来看,让职工有更多归属感、存在感,为其提供情绪价值,必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安徽这家企业通过互助互济基金打造幸福职场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它告诉我们,情绪价值的投入不仅能提升员工幸福感,更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企业生产力。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行列,共同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职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