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摩天岭战役,国军班长熊其佬舍身堵枪眼,可惜了
激烈的摩天岭战役,国军班长熊其佬舍身堵枪眼,可惜了
1946年10月,国军改变策略,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企图首先集中兵力消灭或驱逐东北解放军南满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集中全力进攻北满,以占领全东北。
1946年10月,国军改变策略,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企图首先集中兵力消灭或驱逐东北解放军南满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集中全力进攻北满,以占领全东北。参加此次进攻的国军共8个师10多万人,分三路向解放区杀来,中路第52军以2个师沿安(东)沈(阳)线铁路向向东北解放军辽东军区机关所在地安东进攻,另以25师(欠75团)迂回辽东侧后方,意图切断辽东军区机关转移路线,捣毁解放军后方机关、工厂、仓库、医院,将第4纵队消灭在凤城至安东地区。
解放军在南满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主力第4纵队3个师从西向东梯次排开,12师34、36团扼守摩天岭一线,10师阻击国军195师,纵队司令员胡奇才率11师主力和纵队直属炮兵团在10师侧后对25师设防。不但部队分散,更要命的是连纵队领导也因为开会等原因不在一起,这仗难打哟!
摩天岭,分大摩天岭与小摩天岭,层峦叠嶂,形势险峻,周边多为悬崖削壁。辽阳至连山关公路,由山岭中谷地蜿蜒而上,盘旋而下,是进出安东的唯一门户,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摩天岭自古就是一个硝烟弥漫之地,民间相传薛仁贵征东就曾经血战摩天岭;甲午战争期间,清将聂士成在此地大破日军,取得了甲午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现在,国共又要在这里血战了。
因为摩天岭地理位置重要,所以解放军早就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他们对守住这个险地很有信心,曾经扬言最少防守3个月。主攻摩天岭的国军是52军第2师,师长是刘玉章。说起刘玉章,这位光头将军可是一位名将,后来升任52军军长。他率部从营口撤退前还来了一个反冲锋,使东野损失惨重;在上海月浦,又让轻敌冒进的粟裕损失8000多官兵,随后全身退往台湾,是国军所有部队中的一个异数(如有兴趣,可查看小编相关文章)。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回头再说摩天岭前的刘玉章。
鉴于大摩天岭地势险要,又是解放军的主阵地,攻坚会造成很大伤亡,影响士气,所以刘玉章决定先攻地势相对平缓一些的小摩天岭,然后再前后夹攻夺取主阵地大摩天岭。21日拂晓,国军开始攻击。在夺取外围警戒阵地后,双方的战斗立即白热化,不久就短兵相接,白刃搏斗。因为地势原因,国军炮兵在山下轰击很难凑效,美制武器难以发挥效力,国军的进攻遭到解放军炮火压制,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刘玉章见此当即命令炮兵将山炮拆除后再运到山上组装,压制解放军炮火,为进攻国军提供有效火力支撑。午后,国军炮兵就位,因为国军大炮为美制,而解放军主要是日制70炮,所以很快解放军炮火就被压制。
得到炮兵支援的国军士气大振,乘势向解放军纵深阵地突击。在攻到妙峰观旁解放军主堡前时,国军第4 团的攻势被地堡内的机枪火力压制,第一连全连暴露于毫无掩饰的山坡上,进退不得。这时已经身受重伤的1连中士班长熊其佬自思重伤恐难活命,于是利用死角,缓缓爬向地堡,待接近时,突然奋力一跃,将手榴弹投入射击口,随后张开双臂扑了上去,以身体将射击口堵塞,使解放军机枪火力失效。1连趁射击中断的瞬间,一涌而上,将这拦路虎拔除。 52军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其战斗意志之坚定可见一斑。
经过两天苦战,解放军终于抵挡不住,摩天岭被国军占领。至此,解放军安东防线被国军打穿。吃亏后的解放军并未放弃,而是总结经验,利用国军骄狂的特点,在新开岭以伤亡2000余人,全歼国民党军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8000余人,俘师长以下5000余人;开创了东北民主联军,在1次作战中歼敌1个整师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