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市闵行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效果显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效果显著

引用
21经济网
6
来源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04/herald/e6cbe06b6a975c4df501c17586a317e1.html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2963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0049
4.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318922167.html
5.
https://www.kanhuxi.com/documents/%E5%A4%B4%E6%9D%A1/9078/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lung-cancer-screening/about/pac-20385024

上海市闵行区通过实施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项目,显著提高了早期肺癌检出率,并降低了全因死亡风险。研究表明,筛查组病例中早期肺癌占比49.4%,显著高于非筛查病例的38.4%;5年观察生存率为53.7%,亦显著高于非筛查病例的41.5%。这一成果表明,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01

早期筛查,效果显著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106.0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肺癌死亡病例73.3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早期筛查成为关键防线。

上海市闵行区自启动LDCT肺癌筛查项目以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数据显示,筛查组中早期肺癌占比高达49.4%,远超非筛查组的38.4%。更令人鼓舞的是,筛查组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达到53.7%,比非筛查组高出12个百分点。

02

LDCT:肺癌筛查的金标准

LDCT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与其技术优势密不可分。相比传统的胸部X线检查,LD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发现更小的肺部结节,从而实现更早的诊断。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肿瘤的发现率是胸片的20倍左右。”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欧阳玉秀指出,“CT是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而X线片只是整体的重叠图像,很容易遗漏早期病灶。”

03

专家解读:早期发现是关键

“肺癌从良性结节到恶性转变过程漫长,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宝贵窗口。”欧阳玉秀医生解释道,“肺小结节一般可能经过3-10年才会进展到原位癌,原位癌一般经过2至5年才会进展成微浸润癌。因此,通过定期筛查,我们有很大机会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并治疗它。”

研究显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早期浸润腺癌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80%以上。相比之下,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这充分说明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04

推广价值:从闵行到全国

闵行区的筛查项目为全国推广LDCT筛查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X线摄影相比,采用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欧美多家医学组织的肺癌筛查指南均推荐在高危人群中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LDCT筛查,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等)更应每年检查一次。通过普及筛查,我们有望大幅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

05

未来展望:持续监测与精准治疗

定期筛查的连续结果,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的动态数据,还有助于其分期评估并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欧阳玉秀表示,对于确诊肺腺癌的患者,可以根据原发病灶的大小、累及的周围组织、转移的淋巴结情况、全身有无远处转移等,进一步将肺腺癌分为IA1、IA2、IA3、IB、IIA、IIB、IIIA、IIIB、IIIIC、IVA、IVB等分期。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推荐,而每个分期都有I级推荐(主要治疗推荐)、II级推荐、III级推荐。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如何进行术后定期追踪?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局部复发的高峰在术后1年和术后2年,远处复发的第一个高峰集中在术后9个月,此后,术后2年和4年分别呈现小高峰。

对此,欧阳玉秀呼吁所有癌症患者终生随访。I-II期的肺腺癌,20%至40%可能会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对于可手术的病人,I-II期和可手术切除的IIIA期、手术完全切除无残留或立体定向放疗后的病人而言,术后随访的目的在于更早发现肿瘤复发或第二原发肺癌,并及时干预处理。

“恶性肿瘤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治疗前分期越晚,复发风险越大。即使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并不意味着不会复发转移,仍需定期复查。若在治疗后出现咳嗽咯血、骨痛、头晕头痛或者其他症状,需排除肺癌转移及复发的可能。”欧阳玉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延长并刷新总体生存期,分子领域研究细化、个体化治疗深入。欧阳玉秀直言,靶向治疗可被视作近20年肺癌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其使得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由原来的5%升到30%。此外,靶向药目前正渐渐往前线使用,很多被用在术后,帮助术后病人5年生存期达到8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