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盛京情缘:沈阳故宫探秘
乾隆帝的盛京情缘:沈阳故宫探秘
乾隆帝的盛京情缘:沈阳故宫探秘
沈阳,这座见证了清朝崛起的古老城市,承载着一位皇帝的特殊情感。乾隆帝,这位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一生四次东巡盛京(今沈阳),不仅是为了祭祖,更是出于对这片龙兴之地的深深眷恋。在他的推动下,沈阳故宫这座清朝初期的皇家宫苑,不仅得到了修缮和扩建,更成为了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乾隆帝首次东巡盛京是在乾隆八年(1743年)。是年的七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从畅春园启銮,途径承德、内蒙、新宾的永陵,于九月二十四日至盛京。自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初一日,乾隆皇帝在盛京驻跸8天,住在经过修缮和熏炕的旧宫殿中。
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到昭陵行大飨礼,同时派官员祭奠福陵及昭陵的寿康太妃、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及公主园寝。祭陵后,奉皇太后入盛京城。盛京文武官员穿朝服跪迎。朝鲜国王也派使臣恭敬迎侯,并呈上地方贡品。晚上,乾隆帝陪皇太后一起用膳。赏奉天府百岁老人汤务大缎1匹,彭缎2匹。
二十五日:乾隆帝因拜祭祖陵礼仪完毕,率王公大臣到皇太后宫行庆贺之礼;随后,乾隆帝到崇政殿接受群臣朝贺,并为诸王、文武大臣、官员及朝鲜国使臣赐宴;而后乾隆帝御大政殿为盛京的文武官员及父老赐宴。颁诏:为东巡随行王、大臣及奉天文武官员加官一级;对留守盛京的宗室子孙加恩;对守陵官兵及随从兵丁、奉天在旗70岁以上老人等加赏;对奉天府、宁古塔、黑龙江等处犯人除十恶不赦罪外,均予以减等或宽释。乾隆帝亲书“式表东藩”匾赐予朝鲜国王。
二十六日:早上,乾隆帝到文庙行礼。乾隆皇帝临讲武台检阅官兵。下谕旨表彰宗室子孙之勤勉、守陵官员之尽职、兵丁之训练有素、朝鲜国王之忠诚等。
二十八日:乾隆皇帝到清宁宫祭神。到皇太后宫问安。
二十九日:乾隆皇帝亲自到开国元勋额亦都、费英东墓前祭奠。
三十日:在清宁宫祭神。
十月初一:乾隆皇帝在大政殿接受了奉天将军额尔图恭进的御膳。同时,在凤凰楼赐随从王大臣宴。当
在乾隆帝的多次东巡中,他对沈阳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溯阁的建造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文溯阁是《四库全书》的存放地之一,目前存世的三部半《四库全书》中,文溯阁本是唯一尚未完整影印出版的一部。该书正在进行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计划于2028年完成。
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融合了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的艺术精华。乾隆时期的扩建工程进一步丰富了其建筑群,使其成为一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其中,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等建筑,不仅展现了清朝初期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满族的生活习俗。
乾隆帝对盛京的情感,不仅体现在他的行动上,更凝结在他的诗文中。他在第一次东巡盛京时创作的《登凤凰楼》一诗,表达了对祖先基业的感慨和对盛京风光的赞美:
“缔搆常思祖业艰,千秋百二巩河山。
于今试上高楼望,辽水依然襟带间。”
这首诗写于乾隆帝第一次东巡盛京时,登临凤凰楼所作。凤凰楼是当时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因此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盛京八景之称。诗中“缔搆常思祖业艰”表达了乾隆帝对祖先创业艰辛的感慨,“千秋百二巩河山”则展现了他对清朝基业长治久安的期望。最后两句“于今试上高楼望,辽水依然襟带间”描绘了从凤凰楼上远眺辽河的壮丽景色,体现了乾隆帝对盛京风光的赞美。
乾隆帝对盛京的深情,不仅体现在他的行动上,更凝结在他的诗文中。他在第一次东巡盛京时创作的《登凤凰楼》一诗,表达了对祖先基业的感慨和对盛京风光的赞美。这首诗写于乾隆帝第一次东巡盛京时,登临凤凰楼所作。凤凰楼是当时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因此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盛京八景之称。诗中“缔搆常思祖业艰”表达了乾隆帝对祖先创业艰辛的感慨,“千秋百二巩河山”则展现了他对清朝基业长治久安的期望。最后两句“于今试上高楼望,辽水依然襟带间”描绘了从凤凰楼上远眺辽河的壮丽景色,体现了乾隆帝对盛京风光的赞美。
如今,这座历经近400年风雨的宫殿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建筑艺术。乾隆帝的盛京情缘,不仅体现在他对祖先基业的追思,更凝结在他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