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专任教师超1880万人
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专任教师超1880万人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总数超过1880万人。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
各学段教育发展情况
学前教育
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在园幼儿4627.55万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07.37万人,生师比为13.32:1,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2.74%。
义务教育
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58万所,在校生1.61亿人。其中,小学14.35万所,在校生1.08亿人,专任教师665.63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78.03%;初中5.23万所,在校生5243.69万人,专任教师408.31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93.09%。
高中阶段教育
全国共有高中阶段学校2.44万所,在校生4102.0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54万所,在校生2803.63万人,专任教师221.48万人,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4.01%;中等职业教育7085所学校,在校生1298.46万人,专任教师73.48万人,研究生学历比例为9.41%。
高等教育
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专任教师207.49万人,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9.14%。
教育事业发展新突破
2023年,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达到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
教师职业发展趋势
《全球教师报告》指出,全球教师职业吸引力呈下降趋势,师资短缺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要实现2030年前普及中小学教育目标,全球需新增4400万名教师。我国教师队伍虽然总量充足,但面临着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教师工作负担重等挑战。同时,受出生人口下降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教师过剩现象。据预测,到2035年,小学和初中将分别有约150万和37万名教师超过社会需求,总计过剩教师可能达到近200万。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正在采取措施推动教师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型。例如,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