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岳衡山:跟着徐霞客的脚步
探访南岳衡山:跟着徐霞客的脚步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立下的壮志。30多年间,他游历大江南北,其中对南岳衡山的考察尤为深入。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徐霞客三进衡州府城,历时60天,留下了18000余字的日记,其中对衡山的考察笔记近5000字,堪称五岳之最。
徐霞客的衡山之旅
徐霞客到达衡山县城当天,即越桐木岭,过师姑桥,抵达南岳庙,畅游水帘洞。而后几日,由岳庙登山,历经半山亭、铁佛寺、南天门、上封寺、祝融峰,由不语崖西下八里至中山沟,再至老龙池、天柱峰、华盖峰、方广寺、马迹桥、国清亭等地。由前山至后山,复由后山至前山,再至后山,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旅途。
他穷究审视山脉去来与水脉分合,考察得出“后山水势……不及前崖飞流直下”的结论,完全符合南岳衡山前山坡陡水急、后山坡缓水慢的实际,同时提出孟公坳“实衡山西来过脉”,“始悟衡山来脉,非自南来”。
衡山的主要景点
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海拔1300米,是观赏日出、云海和雾凇的绝佳地点。峰顶的祝融殿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殿内供奉着火神祝融。殿宇凌风傲雪,巍然屹立在绝顶巨石之上,正门上方题有“祝融峰”三个大字,拱门两侧的楹联“寅宾出日,峻极于天”更是点睛之笔。
南岳大庙是衡山的另一重要景点,始建于唐初,历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存。大庙坐北朝南,南北长416米,东西宽191米,总面积9.85万平方米,是中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大庙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后门等组成,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布局,分外院和内院两部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磨镜台位于衡山半山腰,相传是禅宗七祖怀让磨镜的地方。这里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是衡山著名的禅修场所。磨镜台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观赏衡山全景的绝佳位置,四周群峰环绕,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衡山的文化内涵
衡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一座文化宝库。作为五岳之一,衡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轩辕黄帝时代,南岳衡山就被列为华夏四岳之一。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记载:“舜……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
衡山还是中国南方的宗教文化中心,是南禅、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的发源地,也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每年都有来自东亚、东南亚、港澳台地区的大批香客到南岳衡山朝香拜佛。
值得一提的是,衡山的“寿文化”源远流长。自汉代起,南岳就有“寿岳”之称。据统计,南岳山上的“寿”文化题刻近1000处。2013年,这些“寿”文化题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岳驾鹤峰上的万寿大鼎,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寿字最多的鼎。鼎上铸有1万个自中国有史以来各朝代、各民族和当代海内外优秀中华儿女书写的不同字体的“寿”字。2023年9月,南岳区被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成功认证为“世界长寿乡”。
衡山的现代价值
如今的衡山,不仅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着力打造的历史文化名片代表。2024年9月,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举行,南岳衡山作为历史文化名片代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衡山的旅游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据统计,今年衡阳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入境游客人数和收入均同比实现翻番。南岳里庙会民俗街开街4天就涌入了26万游客,五号山谷将省内第五家店放在了南岳七十二峰中的紫盖峰,定位为悬崖民宿。全国首家原创火星文化IP主题场馆——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也于9月15日盛大开馆,成为衡阳旅游新业态的典型代表。
从徐霞客的时代到今天,衡山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无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热衷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惊喜。正如徐霞客所言:“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虽然这句话是形容黄山的,但衡山的独特魅力,同样让人流连忘返,感叹“衡山归来不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