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压新突破:最新研究揭示天然成分显著效果
中药降压新突破:最新研究揭示天然成分显著效果
2024年11月,一项由复旦大学团队牵头的中药临床研究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这项研究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方法,评估了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方”(主要成分为红参、三七、川芎、大黄)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研究共纳入1648例患者,结果显示该方剂整体上未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在皮层出血和中等以上出血患者中显示出潜在效果。
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中药在特定人群中的治疗潜力,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中药研究的新范式。研究团队采用了完全国际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并首次将患者的主观感受纳入康复情况评估体系,推动了中西医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在中药降压领域,山东中医药大学李运伦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循证医学研究,验证了中医药方剂和制剂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团队构建了“病证治效”知识图谱,开发了高血压预警健康管理平台,并配套智能硬件设备。研究发现,藤黄降压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调节三桑乱、RAAS系统和内皮稳态的作用,揭示了其独特的降压机制,为中药降压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此外,沈阳药科大学李宁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甘草酸和甘草查尔酮A两种甘草提取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潜力。甘草酸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而甘草查尔酮A则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在肺部保护研究中,甘草查尔酮A能逆转烟草致癌物NNK引起的肺细胞异常,显著降低相关癌标志物表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官伟教授团队则聚焦于细胞外囊泡(EV)在心脏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细胞来源的EV可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血管新生和纤维化抑制等方式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工程化EV技术如水凝胶包裹等有效提升了其治疗效果,而中药丹参酮IIA的预处理也进一步增强了EV的心肌修复潜力。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药降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支持,展现了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开展,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安全有效的中药降压方案问世,为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