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免密支付漏洞频发,你的钱还安全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免密支付漏洞频发,你的钱还安全吗?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pay.weixin.qq.com/doc/global/v3/zh/4012354183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23/herald/0ba9095f6c96dc52cbf302b7948edc47.html
3.
https://pay.weixin.qq.com/doc/v3/merchant/4012645666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03629
5.
https://pay.weixin.qq.com/docs/merchant/products/service-agreement/operating-rules.html
6.
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4483
7.
https://www.newsdwq.com/%E6%94%AF%E4%BB%98%E5%AE%9D%E5%85%8D%E5%AF%86%E7%AD%BE%E7%BA%A6%E6%8E%A5%E5%8F%A3%E6%98%AF%E4%BB%80%E4%B9%88%EF%BC%8C%E6%94%AF%E4%BB%98%E5%AE%9D%E5%85%8D%E5%AF%86%E6%94%AF%E4%BB%98%E8%A7%A3%E7%BA%A6/
8.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75615088
9.
https://tele.ofweek.com/2024-11/ART-8320511-8110-30651464.html
10.
https://www.bj148.org/sa1/yasf1/202406/t20240620_1665533.html
11.
https://m.mpaypass.com.cn/news/202402/06181848.html

“我从未开通免密支付,却在7天内被莫名扣款3000多元。”上海市民齐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近期,多起因免密支付导致的异常扣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暴露出这一便捷支付方式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

免密支付:便捷背后的隐忧

免密支付,顾名思义,是在用户授权后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它主要应用于两大场景:

  1. 周期扣费:如会员费自动续费、水电煤气缴费等,基于规则触发的定期扣款。
  2. 先享后付:如共享单车、打车软件等,先享受服务后自动扣款的模式。

这种支付方式极大简化了交易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然而,便利的背后却暗藏风险。

案例频发:免密支付的安全漏洞

近期,多起因免密支付导致的异常扣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例如:

  • 上海市民齐先生在使用哈啰顺风车时,7天内被莫名扣除21笔共计3000多元的车费。更令人震惊的是,另一位消费者沈女士的母亲在一个月内被异常扣款80多笔,损失高达13000多元。

这些案例暴露出免密支付存在以下安全漏洞:

  1. 验证机制薄弱:一个简单的验证码就能完成账号解绑和重新绑定,甚至开通免密支付。
  2. 异常监测缺失:短时间内连续产生多笔异常订单,平台系统未能及时预警和阻止。
  3. 用户授权不透明: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法律监管:尚存空白地带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免密支付的法律法规。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义务有相关规定,但具体到免密支付这一新兴支付方式,仍存在监管空白。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诱导消费的主要手段。这表明,免密支付不仅涉及安全问题,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风险防范:用户与平台的双重责任

面对免密支付带来的安全风险,用户和平台都应采取相应措施:

用户自我保护

  1. 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只在必要且信任的平台开通,避免“一键开通”等快捷操作。
  2. 定期检查账户:关注交易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设置交易限额:在支付平台设定单笔或每日交易限额,降低风险。
  4.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验证码、账号等敏感信息。

平台责任

  1. 完善验证机制:加强账号绑定、解绑和免密支付开通的验证流程。
  2. 建立异常交易预警系统:对短时间内频繁交易等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预警。
  3. 明确告知用户:在开通免密支付时,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得其确认。
  4. 简化取消流程:提供便捷的免密支付取消渠道,不得设置不合理障碍。

呼吁立法:保障用户权益

面对免密支付带来的新挑战,亟需从立法层面加强监管:

  1. 明确平台责任:规定平台在免密支付中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 保护用户权益:确保用户在开通和取消免密支付时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建立追责机制:对因平台安全漏洞导致的用户损失,明确赔偿责任。

免密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重要创新,其便捷性不容否认。但安全永远是支付领域的生命线。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免密支付才能真正成为用户放心使用的支付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