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点赞漯河市豫剧团:年轻团队演绎豫剧新活力
濮存昕点赞漯河市豫剧团:年轻团队演绎豫剧新活力
近日,在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会议上,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和中国剧协副主席李树建两次点名称赞了漯河市豫剧团。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剧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更彰显了其在豫剧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漯河市豫剧团成立于1955年,由漯河“四街”“五班”社合并而来,是漯河市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团体之一。近年来,剧团在团长宋德甲的带领下,通过创新管理和市场定位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剧团在职人员超过13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3人,年轻演员占大多数,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潜力。
剧团在剧目创作上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先后排演了《战洪州》《白莲花》《黄鹤楼》《巾帼雄风》《贾湖笛声》《白发亲娘》《三娘教子》《包青天》《慈母泪》等百余部剧目,多次在河南省戏剧大赛中获奖。其中,《白发亲娘》于2003年荣获省第九届戏剧大赛金奖和河南省首届“黄河戏曲”大奖,并在2004年8月应国家领导人曹刚川、贾庆林邀请,在中南海怀仁堂、全国政协委员会会议厅演出。2011年,剧团打造的漯河版《台北知府》在第六届党代会和豫台经贸洽谈会中演出,原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原市委书记靳克文和四大领导班子成员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剧团每年演出500多场,不仅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还常年深入工矿农村、部队,为基层观众演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剧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先进的管理经验引来全省多家院团观摩交流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漯河市豫剧团特别注重武戏特色的培养,拥有近30名武打演员,成为全省重要的武打演员输出地。在2024年7月的新编历史剧《七星剑》演出中,剧团再次获得好评。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罗云执导,编剧李古娥,音乐设计赵国安等名家参与创作,展现了剧团在艺术创作上的高水准。
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剧团,“80后”“90后”演员已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剧团不仅注重艺术传承,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2024年3月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中,剧团演员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为村民表演文艺节目,99岁的村民李有汉还清唱了豫剧选段《樊梨花征西》,展现了豫剧艺术的广泛群众基础。
展望未来,漯河市豫剧团将继续以“军事化管理、社会化保障、人性化艺术”的理念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不断增强国防理念,以“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为指导,为豫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