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十大都市传说:从地铁幽灵到校园鬼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十大都市传说:从地铁幽灵到校园鬼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milk.com.hk/hong-kong-urban-legends/

香港,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会,不仅以其现代化的都市风貌闻名于世,更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与神秘故事。从地铁站的幽灵少女到校园里的辫子姑娘,从麻将桌上的诡异传说到底层隧道的阴森传闻,这些流传已久的都市传说,不仅反映了香港独特的历史文化,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符号。

油麻地站少女跳轨事件

早在1981年11月10日的下午一時半,一列從中環出發至觀塘的地鐵列車在途經油麻地站期間,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少女突然從月台上一躍而下跳落路軌,儘管月台上的其他乘客在目擊事發經過後隨即大聲呼叫停車,而車長亦立刻煞車惟未能阻止意外發生;正當警察、消防員到場進行長達一小時的搜索行動後,卻未有在路軌發現任何死傷者或血跡等受傷痕跡,隨後地鐵公司亦指出車長當時的精神狀況絕無任何問題,加上事發時月台上的部份乘客亦親眼目睹少女跳軌,故此在事件發生後亦傳出車長與乘客「集體撞邪」的傳言。直到2019年3月份,傳媒工作者馮睎乾於專欄文章中重提此事,及後則有兩名讀者分別向馮睎乾表示認識當年跳軌的少女,更指事主當其時在產子後患上躁鬱症,從而一時衝動選擇跳軌輕生,惟最終打消念頭並躲於路軌中央位置得以活命,隨後更自行爬上月台逃離現場,而這宗「油麻地站少女跳軌事件」在事發接近四十年後總算「真相大白」。

當年各大報章均爭相報道,更於坊間造成轟動

中大辫子姑娘

香港中文大學早于1963年成立,而“辫子姑娘”则属于校舍内最为广泛流传的都市传说。香港中文大学邻近东铁线亦即前身“九广东铁”(火车),而早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期间,有大量中国大陆民众通过藏身于运送牲畜的火车中借此偷渡来港。然而相传一名扎着长辫的姑娘在乘坐火车偷渡来港时,在抵达香港中文大学附近并准备跳车期间,却因长辫被车廂夹着而被扯开头皮惨死,自此其鬼魂则在香港中文大学校舍徘徊。除此之外,早在六十年代传闻一名中大男学生,曾在晚间于校舍内遇见一位正在低头哭泣、扎着长辫的女生,随后男学生问及女生为何哭泣,女生表示没有人喜欢跟她谈话,正当男学生安慰女生并表示愿意与她谈话之际,女生在抬起头后却露出没有五官、脸上只有一条长辫的骇人样貌,而“辫子姑娘”的校园传说亦由六十年代流传至今,甚至有人将位于中大校舍内的小径“常青径”,命名为“辫子路”或“一条辫路”。

位于中大校内的常青径,又被称作“辫子路”或“一条辫路”(左)By Pen So (中)

四人归西

打麻将贵为香港人至爱的消闲活动,不论是家庭聚会、各大喜庆场合甚至打风落雨,均成“开台”的绝佳理由;然而打麻将实情亦与鬼神之说存有密切关系,有如传说打牌期间不可“闹”麻将、提及到“死”字等等各种禁忌,不过要数到最具代表性的麻将都市传说,则不得不提四人归“西”。要追溯回四人归“西”的最早出处大概无从得知,不过早在1953年3月6日刊登的一则《华侨日报》报道,却被坊间形容为属四人归“西”的真实案例。事源在1953年3月4日大约晚上十一时,位于弥敦道油麻地书院对面的一幢旧式住宅中,有人报警并称遇到灵体,全因当时事主与三名友人打牌期间,竟发现枱面多出两双呈灰白色的手正在摸牌,于是四人大感惊慌更破门而出,并直奔往油麻地警署报案,及后案发现场更引來数百人围观,而警方亦派人驱赶人群更入屋进行调查;惟正当冲锋队队员调查不果并返回警署时,发现四名报案事主却消失无踪,更有传说指警员当时于案发现场发现四人打牌所坐的位置,分别各放有一隻“西”牌。

彩虹站第三路轨

由于港铁兴建于地底不见光,有见及此港铁亦被視為属阴气相对較重的交通工具,随之而來的則是與各大港铁站相关的都市传说,而其中一則卻与彩虹站有关。彩虹站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启用,但传说首度通車时却曾发生意外,当时一列列車迟迟未到月台,期间更失去联络,直到列車终于抵達彩虹站时,車上各人包括車長卻臉色蒼白,更有多人受驚过度需要送院;除此之外,更有传相关工作人员在事后离奇死亡,而地铁公司及后为安撫人心,亦特意安排道士在月台上作法;至于事發地點亦即现位于中间的路轨则由此荒废,随后更开拓一条全新路轨沿用至今。时至今天,彩虹站位于中间的路轨被坊间形容为是通往阴间的道路,尽管港铁公司于早年指出该路轨是让列车驶向九龙湾车厂以作维修之用,但彩虹站第三路轨的都市传说依旧流传甚广。



九铁广告闹鬼疑云

电视广告设计桥段层出不穷,有如某主题乐园多年来的万圣节宣传广告,其中的惊吓、血腥情节更成功引起坊间热议;但对比起早在1993年播映的九广铁路广告,后者一度惹来闹鬼疑云,而广告在播出往后的数十年仍被大众广泛讨论,其惊悚程度比起万圣节宣传广告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九铁闹鬼广告由奥美广告公司制作,并选址中国大陆地区拍摄,其中广告内容讲及一群小孩于树林中,一个接一个把双手搭着前方小孩的肩膀藉此扮演行驶的火车,惟广告画面的低色彩饱和度、配合阴沉配乐却营造出异常诡异的气氛;加上当广告播出过后,有观众指出第二段情节中出现了一名低着头、从未现身于广告中的神秘小女孩,更有说法指小女孩的嘴角出现血迹,故此传出闹鬼疑云,而九广铁路公司亦曾因各大观众表示感到不安而将广告停播;值得一提当年流传参与拍摄广告的小孩全数离奇死亡,及后九广铁路公司亦特意邀请众多小孩出席推广活动为此次辟谣。

元朗达德学校闹鬼传闻

位于元朗的达德学校早于1931年成立,并在1965年将校舍搬迁至屏山南北路;惟直至1998年,学校因收生不足自此停办至今。然而达德学校自启用新校舍以来一直流传着众多闹鬼传闻,而且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法指1941年日本攻佔香港期间,日军杀害大批屏山居民,以至当地阴气极重;而另一方面则指英国在1899年接管新界时,屏山原居民因极力与英军抵抗,结果造成大量民众被杀,而屍骸更被乱弃于达德学校新校舍原址附近。不仅如此,更有传说指达德学校其中一任校长的妻子,曾于女厕内身穿红衣上吊自殺,纵然从未有任何纪录证明确有此事,但在长年以讹传讹的流言之下,种种事件均为达德学校抹上一股阴森恐怖气息。直至2011年9月20日的中午时份,十二名少年闖进达德学校进行灵探,但其中一名少女声称在学校的山坟目睹红衣女鬼,其情绪不但失控更咬伤同行友人,最后需要报警求助。


新界北茶餐厅外卖灵异事件

早在1989年12月,位于新界北大埔田的潮湧记茶餐厅,接到一张来自喜秀花園別墅的外賣訂單,當中客人下單要「加底」炒飯、干炒牛河等四人份量的食物,隨後正當茶餐廳員工送外賣到上址時,按下門鈴卻無人應門,直到大力敲門過後才有人開出一道小門縫,並告訴茶餐廳員工將外賣放於門口地上即可,而員工亦按指示照做,在收錢過後返回茶餐廳;而茶餐廳老闆於當晚點算收入時卻發現收銀機夾藏著數張冥鈔,更以為是員工存心整蠱。接著第二天,茶餐廳再次接到來自喜秀花園別墅同樣地址的訂單,當中下單的食品、數量亦一如過往,惟茶餐廳老闆亦在晚間點算時發現冥鈔,一怒之下質問員工卻無人知曉箇中原因,只好決定親自出馬送外賣查探究竟。來到第三天,茶餐廳果然再次接到來自喜秀花園別墅的訂單,於是茶餐廳老闆親身送外賣並檢查清楚收到的是「真金白銀」,直到晚間點算款項時卻再次發現冥鈔,最後只好報警求助。然而正當警方派人前往喜秀花園別墅該單位調查時,發現屋內具有四具已死去逾一個星期的屍體,但離奇的地方在於四人體內卻存有茶餐廳外賣訂單食物的殘餘物;縱然如此,但故事中的「潮湧記茶餐廳」、「喜秀花園別墅」卻從來未有過任何照片或资料记载,因此这个都市传说多年來一直均被大眾質疑其真確性。

西贡结界传说

尽管常言道“欺山莫欺水”,但独自远足实情仍有著一定风险;尤其份属行山热点的西贡,同时又被坊间形容为“香港百慕达”,全因西贡多年來一直与“结界”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其迂迴而广阔地形导致多宗行山失蹤案件发生,更有传说指出西贡的磁場有别于其他地区,容易招惹灵体以至频生行山意外。2005年9月11日,一名反黑组休班警员丁利华在早上十时独自前往西贡麦理浩径远足;直到中午十二时四十五分,报案室接到一通报案电话,一名男子指自己于西贡迷路,然而在长达七分钟的通话过程中,该名男子却始终未能清楚指明自身所在地或提供准确坐标,而这通电话正是由丁利华所拨出。丁利华在报警期间大声呼叫救命后便挂线,纵使其失蹤后的一星期內,警方、消防两方曾先后动员逾二千人上山搜索,惟仍未有任何发现,而丁利华自此亦恍如人間蒸發般消失。直至今天,这宗行山失蹤案件仍属未能破解的悬案,更成为西贡结界传说中最具代表性的真实事例。


铜锣湾温莎公爵大厦狐仙杀人事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位于铜锣湾的温莎公爵大厦(现为皇室堡),其外牆的一塊雲石磚在一場大雨後竟出現合共七個狐狸頭圖案;而同期传说有一对夫妇在温莎公爵大厦顶层的酒楼内为儿子摆满月酒大宴亲朋,惟回到家中正當深宵入睡时,妻子在梦中遇见一只拥有红眼睛、满嘴尖牙的狐狸,並怒斥竟敢在牠的地方大排筵席而不向其敬酒,更表示要咬死她的儿子;随后妻子惊醒并告诉丈夫一切,不料此时两人却发现睡在婴儿床上的儿子面无血色并停止呼吸,结果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而此事亦成为至今依旧流传甚广的“铜锣湾温莎公爵大厦狐仙杀人事件”。然而当年温莎公爵大厦外墙出现狐狸头图案过后,大批市民蜂拥而至争相观看,促使大厦甚至曾停业一天,并以布块覆盖外墙,最后更将云石外墙拆除,狐仙事件才得以平息。

苹果广告制作公司神秘广告

早在2018年圣诞节期间,无线电视翡翠台于黄金时段播出一个神秘广告,广告以烟花画面作背景,加上仅出现黄色“苹果广告制作公司”字样,满佈九十年代风格之餘,当中设计亦異常简陋,而广告播映当晚更随即惹來觀眾热议,紛紛表示收看广告后感到不安。随后数天广大网民热烈讨论此神秘广告,有网民指出早在2003年己出现过类似的电视广告,同样以烟花作背景,惟出现的字樣则改為“苹果电影”,而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当年广告播出后,香港随即爆发非典型肺炎(SARS)。直至今天,不少网民仍认为每逢播出“苹果广告制作公司”神秘广告即属凶兆,全因当广告在2018年年末播出后,踏入2019年香港亦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加上出现社会运动等种种因素,促使“苹果广告制作公司”神秘广告被视为不祥之兆。纵然苹果广告制作公司曾发出声明解释广告纯属庆祝普天同庆日子,并不打算用作宣传之用,故未有在广告加入更多与公司相关资讯,但一众网民仍就著该广告而延伸出各种说法的阴谋论。

北角七姊妹道

香港众多街道名称的背后,均记载着各式各样的历史故事,而位于北角的七姊妹道亦非例外,其名称源自一个关于七名少女的友情故事。相传在一个邻近海边的村落,有七名青梅竹马的少女情同姊妹,及后更结义金兰,共同立下誓言“终生不嫁”;惟三妹长大后却被父母许配予一名同乡男生,纵然与其它姊妹发誓终生不嫁,但三妹却因不想违背父母而陷入两难局面;而在三妹出嫁前一晚,七姊妹相拥痛哭,及后更一同前往海边,说出“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后便携手投海自尽;惟事后村民无法搜寻到七人下落,但海边却出现了七块大小不一的礁石,而这堆石块亦被视作是七姊妹的化身。随着七姊妹事件发生,该村落亦改名为“七姊妹村”,原址为现时的北角东部;直到1911年,香港中华游乐会选址七姊妹村附近的海边建设泳棚,但自泳棚开放以来曾发生过多起溺水事件,而且大多均为男泳客,因此亦有传说为七姊妹有意寻找男生作伴,而发展出流传至今的北角区灵异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