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althcreate2021.com.tw/disease/yqA8SzAw8h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复发。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概述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感染性疾患,病损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口腔黏膜和皮肤。该病多发于中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在停经前后的女性中更为常见。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基本信息

  • 就诊科室:口腔科、口腔黏膜科、皮肤科
  • 英文名称:oral lichen planus
  • 是否常见:是
  • 是否遗传:否
  • 并发疾病:口腔鳞状细胞癌
  • 治疗周期:短期治疗
  • 临床症状:口腔灰白色小丘疹、口腔黏膜充血、进食疼痛
  • 好发人群:停经前后的女性、患有基础病变的人、营养不良的人
  • 常用药物:A酸、普赖鬆、雷公藤多苷
  • 常用检查:口腔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荧光检查

病因分类

按病损部位分类

  • 颊扁平苔藓:常见于磨牙前庭沟、颊咬合区域等
  • 舌扁平苔藓:发生率低于颊部,都发生在舌前2/3
  • 唇扁平苔藓:下唇多发,呈环状或网状
  • 龈扁平苔藓:在充血的附着龈上有白色的斑纹
  • 颊扁平苔藓:多是由其他区域蔓延而来

按病损类型分类

  • 糜烂型:病损处黏膜有糜烂
  • 非糜烂型:黏膜未出现糜烂症状

按病损的形态分型

可分为网纹型、丘疹型、斑块型、萎缩型、水泡型、糜烂型。

病因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暂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比如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学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系统病因素以及一些微循环障碍,微量营养素异常等其他因素都可以引起。此病情好发于停经前后的女性、罹患基础病变的人和营养不良的人,同时精神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以及服用药物都可能诱发。

主要病因

  • 精神心理因素:临床观察到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 内分泌因素:本病的病情与妊娠、更年期以及一些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药物有关
  • 免疫因素: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局限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 系统病因素:不少口腔扁平苔藓病人发病及病情发展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
  • 感染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本病与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过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学说,但均未得到证实
  • 遗传因素: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 其他因素:口腔扁平苔藓病人体内常可发现维生素的缺乏,微量营养素锌、碘低于正常,镍高于正常;此外,扁平苔藓病人的甲皱、眼结膜还伴有微血管的改变

诱发病因

  • 精神压力过大
  • 内分泌失调
  • 药物:服用多巴胺类中枢性降压药、氯喹啉、异喹啉等之后,口腔内可能会出现扁平苔藓之类的改变或可使原来的苔藓症状加重的表现

流行病学

口腔扁平苔藓恶变癌变率为0.4%2.0%,国内临床研究报道或病理研究都倾向于口腔扁平苔藓可以癌变,WHO已经将其列入潜在的恶性疾患范畴。国外患病率为0.02%1.9%,国内为0.12%~4%,以中年女性居多。

好发人群

  • 停经前后的女性
  • 患有基础病变的人
  • 营养不良的人

症状

本病可单独发生于口腔黏膜,主要改变为充血的口腔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丘疹,表现为白色斑纹,此病情在溃疡或者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时会有灼痛,伴或不伴皮肤、指甲的病损改变。

典型症状

口腔特征

口腔黏膜的损害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病损常同时发生于多个部位,具有对称性,以颊黏膜最为常见,其次为舌黏膜、唇黏膜、牙龈黏膜、移行沟黏膜和上腭黏膜、口底黏膜。基本损害表现为灰白色角化小丘疹,针头大小,这些小丘疹可排列成条纹,条纹又可组成网状或环状病损,丘疹和条纹还可密集成白色角化斑块。白色角化症损的基底黏膜可有炎症反应,亦可充血,发生红斑、萎缩、糜烂、溃疡、水泡等。病人可无自觉症状,或有局部黏膜粗糙感、刺激性疼痛、自发疼痛等症。口腔内可同时出现多种多样损害,病损可互相重叠和互相转变,病情可有反复波动,轻重不等,难以自愈。

根据病损的形态分型

  • 网状型:口腔黏膜出现以灰白色条纹交织成网状为主的病损
  • 丘疹型: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针头大小的丘疹
  • 斑块型:白色角化丘疹融合在一起,形成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斑块
  • 萎缩型:黏膜上皮萎缩变薄,可有红色斑片
  • 糜烂型:口腔黏膜破溃形成糜烂面
  • 水泡型:口腔黏膜上发生大小不一的水泡

根据病损类型分型

  • 非糜烂型: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角化丘疹或条纹,呈网状、环状、树枝状排列,或为白色斑块,黏膜不充血、不糜烂
  • 糜烂型: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角化症损,充血发红,并有糜烂或溃疡出现

其他症状

  • 皮肤病损:好发于腕部、前臂内侧、小腿内侧,皮损表现为紫色、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
  • 指甲病损:手指或脚趾均可发生,但不会同时发生,多呈对称性

并发症

  • 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扁平苔藓有诱发恶变形成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诊断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潜在的恶性疾患,一旦发现口腔内出现异常的情况,如黏膜出现白色条纹充血,甚至糜烂,需要立即到口腔科、皮肤科做口腔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免疫荧光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病情需与口腔白斑、盘状红斑性狼疮、剥脱性龈炎等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对于口腔内出现严重不适、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时,有灼痛、黏膜充血、出现白色小丘疹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无意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口腔黏膜异常,自觉粗糙不适,有疼痛感时需要及时就医
  • 确诊口腔扁平苔藓的病人,在发现有皮肤蔓延症状或者口腔黏膜有糜烂影响正常生活时,应该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优先考虑去口腔科或口腔黏膜科就诊
  • 当皮肤出现红色苔藓样改变时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口腔不适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进食痛不痛、黏膜有没有粗糙感、皮损的症等)
  • 直系亲属中有无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史?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 最近在吃哪些药?有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 口腔检查:主要了解病人口腔内病损的主要部位、严重程度,口腔黏膜是否有炎症糜烂,以及口腔内是否还存有其他疾病
  • 病理组织学检查:呈现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形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或呈锯齿状改变,基底膜下方可见大量淋巴球浸润带,可见均匀嗜酸性染色的小体,又称为胶样小体,存在于棘细胞层或基底细胞层
  • 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基底膜区有抗纤维蛋白原抗体染色阳性的连续免疫荧光带

诊断标准

当出现典型特征,即口腔黏膜白色丘疹或网纹病损,多为对称性发生,且多部位同时发生时,可判断为本病。当同时出现皮肤病损,也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另外,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可以进行切片检查,根据其病理表现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 口腔白斑病:白斑为白色斑块,单发与口腔黏膜,无对称性,不伴皮肤损害
  • 盘状红斑性狼疮:其口腔黏膜病常发于唇黏膜,以盘形萎缩红斑为主,可向唇周皮肤扩散,无对称性
  • 剥脱性龈炎:本病是一些疾病的表征,无特异性,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光亮,上皮可有剥脱,形成糜烂岀血
  • 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损表现为潮红、糜烂、溃疡,溃疡周围黏膜有白条纹或斑块或红白相间
  • 苔藓样变:修復體相關病損,發生於有修復體附近的口腔黏膜

治疗

目前对于口腔扁平苔藓其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所以也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根据病人局部和全身的情况,积极调理身体,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辅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措施,并加强心理疏导。糜烂型为主的损害以局部皮质激素应用为主,非糜烂型的以去角化药物为主。

治疗周期

因人而异,一般需要1年左右,病程长者甚至需要2年。

病因治疗

  •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调整口腔内锐利牙齿,去除残根残冠,以减少它们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药物治疗

全身治疗

  • 雷公藤多苷:有类激素的作用,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 普赖鬆: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糜烂广泛的口腔扁平苔藓病人
  • 氯喹:抗组织胺作用,抑制微血管通透性

局部治疗

  • A酸:局部涂抹,适用于非糜烂型的病人

抗感染治疗

  • 氯己定:抗真菌类药物,对于迁延不愈的口腔扁平苔藓应该注意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手术治疗

如口腔偏平苔藓发展为癌变时,需要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 激光或冷冻治疗:对于病损孤立且长期不愈者,可以激光照射或冷冻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身心调节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的作用,目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生会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家庭、生活、工作状况,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

中医治疗

  • 陰虛有熱型:養陰清熱佐以祛風利濕之品
  • 脾虛夾濕型:清熱利湿佐以祛風解毒之品
  • 血瘀型:理氣活血化瘀

预后

口腔扁平苔藓是顽固而又复发率高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但一般预后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属于潜在的恶性疾患,有一定的癌变机率,若出现经久不愈的情况,需积极复查。

能否治愈

口腔扁平苔藓是顽固而又复发率高的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消除症状,控制疾病,减少复发,一般预后良好。

能活多久

口腔扁平苔藓如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如果发现癌变,需要根据疾病治疗效果效果和癌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复诊

为了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建议病人在治疗期间每个月复诊1次,治疗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症状加重时,应该随时复诊。

饮食

口腔扁平苔藓无特殊饮食禁忌,日常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及营养搭配,控制烟、酒及辛辣食物即可。

照护

口腔扁平苔藓的日常应该在积极治疗相关症状的同时,以促进病人减轻症状,消除诱因,促进身体健康为主。还需要避免发生念珠菌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等。此病情可通过心理护理方式改善预后,同时要重点注意复诊,避免出现癌变。

日常护理

  • 积极治疗口腔出现的异常情况,防止疾病蔓延恶化
  • 关注口腔健康,保持口腔卫生,用含漱液漱口以抵抗病菌,减轻或消除炎症
  • 及时去除口腔内可能会加重黏膜炎症的因素,减少咬唇等损伤唇黏膜的行为

心理护理

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知识,使病人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因此,需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发展及良好的预后效果,及时消除精神紧张,帮助调整心理状态,让病人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特殊注意事项

口腔扁平苔藓病人注意一定要定期复诊,以防癌变。

预防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糜烂型可能会发生癌变。其病因各种各样,精神因素以及基础病病变占重要因素,目前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预防,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口腔清洁来减少发病风险。

预防措施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不挑食偏食,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卫生,消除局部因素的刺激作用
  •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疾病
  • 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缓解焦虑情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