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美食全攻略:从九大簋到海鲜盛宴,尽显岭南饮食文化魅力
珠海美食全攻略:从九大簋到海鲜盛宴,尽显岭南饮食文化魅力
珠海,这座素有“百岛之市”美誉的城市,不仅风光秀丽,更是一座美食天堂。从香洲到金湾,从斗门到高新区,再到万山群岛,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出独特的美食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珠海,探寻这座城市的美食密码。
香洲区: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南屏九大簋
珠海南屏九大簋,即是民间豪华筵席的九盘菜肴,厨艺既有广府文化风味,又有本土特色。所谓“九大簋”即是由烹调菜肴的九个菜色,九道风味,并赋予吉祥名称,如“发财好事”“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还配有时令例汤、甜品和果品等小吃,美味而又丰盛。2021年6月,“南屏九大簋”被列入香洲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湾仔官酿梅子酒
湾仔出产的“官酿梅子酒”,色泽金黄、果香四溢,是当地传统果品酒。湾仔官酿梅子酒酿造技艺先后入选香洲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珠海市级非遗项目。
“官酿梅子酒”酿制车间。曾遥 摄
南屏刺笋糊
刺笋糊,是珠海南屏镇一种传统餐饮美食,青绿色糊汁,苦中带甘,若加少许糖汁饮用,更是绵滑可口、润肺清音。南屏将军山清泉长流,南屏自有村居便有刺笋糊相伴。2021年6月,“南屏刺笋糊”被列入香洲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屏刺笋糊。图源:珠海香洲
金湾区:海洋馈赠的美味
金湾黄立鱼
黄立鱼又名“黄脚腊”,学名“黄鳍鲷”,依托适宜的生存环境,金湾黄立鱼品质好,有高氨基酸、高蛋白、高含肉率的优点,肉质鲜甜又软嫩,口感鲜滑爽口,是不少珠海人的心头好。2021年6月,“金湾黄立鱼”正式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清蒸黄立鱼。张洲 摄
高栏港桂虾
桂虾又叫斑节对虾,高栏港的养殖水域水质优良,使得这里养殖的桂虾色泽鲜艳,肉质紧实、鲜嫩清甜。2020年,高栏港获评“中国桂虾之乡”。
高栏港桂虾。张洲 摄
定家湾茶果
定家湾茶果种类繁多,如有糯米糍、艾糍、叶仔糍、红蓝裹粽、年糕等,每个茶果都有特色,美味可口。定家湾茶果最大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山海相依的三灶,不但有农业,还有渔业,因此茶果品类较内陆更丰富,更常有用虾仁贝类等干鲜海货做馅。定家湾茶果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家湾茶果。张洲 摄
斗门区:舌尖上的独特风味
莲洲禾虫
禾虫,又名地蚕,多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点的河滩淤泥中。禾虫营养丰富,质软味香,是斗门最地道最具特色的美味之一。新鲜出锅的炒禾虫,浓郁的香气实在撩人,轻轻夹起送入口中品尝,外脆里嫩不油不腻,令人停不下筷子。2018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正式向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颁发“中国禾虫之乡”牌匾。
禾虫。梁冠贤 摄
白蕉海鲈
斗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远近闻名的“白蕉海鲈”。白蕉海鲈鱼肉厚实,质地鲜嫩,入口嫩滑,清香无腥,深受当地人喜爱。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白蕉镇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19年,珠海市获授国家级殊荣“中国海鲈之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亮丽的“菜篮子”名片。
莲花香蒸海鲈。张洲摄
飘香泥鱼
泥鱼,学名弹涂鱼,也就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跳跳鱼,体型娇小的泥鱼为避免涨潮时被水冲走,常常会藏身在咸淡水交汇的滩涂泥洞中。装泥鱼是斗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泥鱼善跳跃,使得肉质鲜嫩,无论清蒸、红烧还是油炸、炖汤,都能将其鲜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横山鸭扎包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横山鸭扎包”是个统称,它包括鸭脚包、鸭下巴包(俗称鸭下铲包)和鸭翼包,均是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鸭扎包外表晶莹剔透,肥而不腻,肉油溢香,吃后甘香持久。2013年12月,横山鸭扎包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
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是斗门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美食,它既承传了广东叉烧的风味,又独创了自身的酱料配方和加工工艺,以其特有的酱香和荔枝柴香闻名遐迩。2015年6月,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被列入珠海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叉烧。吴梓昊 摄
虎山金巢琵琶鸭
斗门乾务虎山村金巢琵琶鸭,运用传统烧制方法,出品色泽均匀,口感甜而不腻,脆中爽滑。原料就地取材于田间地头,其制作技艺成为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外脆里嫩,口味甜中有咸,层次分明,肥而不腻还隐约有果木香气。蘸上酸甜的梅果酱更多了份爽脆的口感。据说,这里用的酱料都是师傅特调,别地无处可寻。
琵琶鸭。申洋 摄
客家咸茶
白蕉镇客家咸茶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成为了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极具特色的茶文化。客家咸茶甘香醇口,既有茶叶的甘醇、芫荽的清香,又有花生的酥脆和芝麻的油香。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咸茶。图源:今日斗门
艾饼
艾饼又称“艾糍”,是白蕉镇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蒸好的艾糍香气四溢,榄叶和艾叶的清香相互交融,令人垂涎欲滴。2010年7月,艾饼被列入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饼。图源:今日斗门
斗门重壳蟹
重壳蟹由青蟹生长得来,根据生长期的不同,青蟹可以长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奄仔蟹、水蟹、肉蟹、重壳蟹、膏蟹”。金秋十月,重壳蟹迎来了肥美肉嫩的好光景。斗门乾务镇咸淡水质,促使青蟹在发育过程中慢慢脱掉硬壳“铁甲”,保留软壳“红袍”。在这个时节,新壳刚长好,旧壳尚未脱落,螃蟹肉厚膏黄,带着软壳一口咬下,软壳有嚼劲,蟹膏肥美。
重壳蟹。钟凡 摄
高新区: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唐家湾茶果
色香味俱全的茶果,吃起来或软糯香甜或酥脆爽口,柔韧中有点嚼劲,味蕾瞬间苏醒。2010年,唐家湾茶果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唐家湾茶果。吴长赋 摄
淇澳银虾酱
淇澳银虾酱,制作并流传于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岛淇澳村,是一种传统民间调味品。淇澳银虾酱入选2014年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家麦记饼
唐家麦记手工饼是流传于珠海市唐家湾镇一带的传统食品,在珠三角享誉近百年。2016年,唐家麦记饼艺入选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唐家麦记饼艺获得“珠海乡村工匠工作室”称号。
唐家麦记饼。刘家诚 摄
万山群岛:海鲜的盛宴
珠海万山群岛不仅风光秀丽,还盛产海鲜。你可以在档口处挑选心仪的海鲜,拿去不远处的饭店加工,也可以直接在房间中点餐,体验酒店厨师制作的“海洋盛宴”。
伶仃三宝
“伶仃三宝”分别是狗爪螺、海胆、将军帽,外伶仃岛海水水质良好,使得生长在这里的海鲜格外鲜美。
伶仃三宝之一:狗爪螺
伶仃三宝之一:海胆
伶仃三宝之一:将军帽
石九公鱼豆腐汤
石九公鱼是东澳岛具有代表性的海鲜之一。和豆腐一起熬制的石九公鱼豆腐汤是东澳岛的特色菜式,奶白的鲜汤搭配肥美的鱼肉,味道醇厚。
避风塘蟹
桂山岛的避风塘蟹用蒜蓉、辣椒调料烹制,过瘾的同时又能品尝到鲜甜,令人胃口大开。
避风塘蟹。
这个新春,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在珠海狂吃N顿。珠海美食除了能让你一饱口福,还能让你一饱眼福。这一道道舌尖上的盛宴,千万别错过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