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通过外语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专家解读:如何通过外语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重要技能。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红玲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弗雷德·德文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学习外语来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专家观点:外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
张红玲教授在多个跨文化教育研修班中强调,新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育和全球化教育。她指出,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常俊跃教授在其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教材中提出了CLIA理论(Culture,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Attitude),该理论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应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多元文化视角。
弗雷德·德文教授在《教育的跨文化性》一书中提出,跨文化教育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新的跨学科概念框架。他认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批判性思维、文化间性、对话性和社会想象力。
外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系
跨文化交流能力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文化意识、沟通技巧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外语学习是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正如专家们所强调的,我们需要在语言学习中融入跨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沟通能力。
如何通过外语学习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建立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避免用单一标准评判不同文化。这需要我们在学习外语时,不仅仅关注语言本身,更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差异、避免刻板印象、保持开放心态等。同时,要学会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参与跨文化交流实践:通过国际交流项目、跨文化活动等方式,积累实际的跨文化交流经验。实践是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跨文化现象,不轻易下结论。这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认知,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强化语言能力:虽然跨文化交流能力不等同于语言能力,但扎实的语言基础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因此,持续提升语言水平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多元资源:通过阅读跨文化研究著作、观看跨文化主题的影视作品、参加跨文化工作坊等方式,拓宽视野,丰富跨文化知识储备。
反思与总结:在跨文化交流中,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跨文化沟通策略。
建立跨文化网络: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通过日常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扩大自己的跨文化交际圈。
结语
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沟通技巧,培养开放心态。正如专家们所强调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