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军事技能大比拼
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军事技能大比拼
8月的西安,骄阳似火。在武警工程大学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事训练营闭营仪式正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68名学生代表,经过14天的严格训练,即将展示他们的训练成果。
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
本届训练营以“走进橄榄绿·激扬青春梦”为主题,旨在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训练内容涵盖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军事观摩体验和军事文化活动四大板块,力求全方位提升参训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军事训练
在军事理论学习方面,训练营开设了军事大讲堂,邀请军地专家讲解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传统,组织学员赴“铜川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开展党史军史教育,厚植学员的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军事技能训练是训练营的核心内容。学员们不仅学习了识图用图、自救互救等基础课目,还接受了轻武器射击、手榴弹投掷等实战技能训练。值得一提的是,训练营特别增设了擒敌术、警棍盾牌术等武警特色课目,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武警部队的训练风采。
在军事观摩体验环节,学员们参观了武警部队的武器装备,观摩了实战化训练课目演练,并参加了野营拉练,亲身体验了军营生活。军事文化活动则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军营歌曲学唱、战地联欢会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对人民军队的崇敬和向往。
从严从实:训练营的日常
“既练筋骨皮,更练精气神。”这是训练营综合计划组副组长张林对训练目标的概括。在35℃的高温下,学员们完成了15公里徒步行军,虽然汗水湿透了迷彩服,但没有人轻言放弃。“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种军人精神在学员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了确保训练效果,训练营从武警部队遴选了30名优秀军事教员,以“小班化”教学模式组织训练。同时,从学院学员中选拔了88名带训骨干协助教学,确保每一名学员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
收获与感悟
“活动时间短暂,但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财富。”海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邓成璐道出了许多学员的心声。通过14天的训练,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整个活动下来,学生们脸庞晒黑了,身体壮实了,精气神也更足了。”陕西省代表队领队王新智的话道出了训练营的显著成效。许多学员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对军营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
砥砺前行:训练营的意义
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是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重要国防教育活动。自2014年首届训练营举办以来,已累计培训学生近5000人。这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军营、体验军营的机会,更为国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破解组训方法单一、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训练营工作人员詹振华介绍道。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操场,训练营通过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手段,确保学员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
“如果有机会,我明年还想参加。”这是许多学员的心声,也是对训练营最好的肯定。正如一位参训学生所说:“这次训练营让我找到了‘士兵突击’的感觉,收获了超越自我的快乐。”
随着闭营仪式的结束,学员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重返校园。但这次训练营带给他们的,远不止14天的训练成果。它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军营、投身国防的种子,这颗种子必将在未来生根发芽,为实现强军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