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味道"助力温州鱼丸品牌崛起
"妈妈的味道"助力温州鱼丸品牌崛起
温州鱼丸,这道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美食,最早可追溯至宋朝。据传,为庆祝温州城墙建成,当地官员特地制作了这道菜,因其清淡、易于消化而受到欢迎。起初选用了价格昂贵的马鲛鱼,后来因市场变化,逐渐改用鮸鱼和黄鱼。此后,这道菜名也在民间流传,成为温州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味。
在温州,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用一颗匠心和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将传统温州鱼丸带上了品牌发展的快车道。她就是杨薏娟,霞关鱼娘品牌的创始人。
杨薏娟的家乡霞关镇,是浙江省最南端的渔港小镇,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古就是闽南渔民的聚居地。霞关鱼丸的制作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驻军中有不少北方人,吃不惯海鲜,于是有人就地取材,将新鲜鱼肉捣成泥,拌上地瓜粉,制成丸子,既解决了海鲜储存问题,又创造了一道美食。
2019年,杨薏娟带着霞关传统鱼丸参加了浙江省第三届民间美食巧女秀暨巧手美食比赛。凭借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感,她一举夺得最高奖——巧手美食奖。这次获奖,不仅让霞关鱼丸名声大振,也让杨薏娟坚定了将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决心。
获奖后,杨薏娟创立了凤冠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她的品牌之路。她深知,要让温州鱼丸走得更远,就必须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她一方面坚持使用新鲜鮸鱼、鳗鱼等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确保每一批鱼丸都达到最佳口感。
温州鱼丸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新鲜的鮸鱼或鳗鱼,去骨去皮后剁成鱼茸。然后,加入番薯粉、姜葱等调料,反复揉捏至鱼肉有弹性。接下来,将鱼茸挤成条状,迅速放入沸水中煮熟。最后,加入原汤、葱花、胡椒粉等调味料,一碗鲜美Q弹的鱼丸就完成了。
正宗的温州鱼丸有三大特点:料码足、有韧劲、味道鲜。鱼丸外观半透明,口感Q弹,鲜美可口。与福建鱼丸相比,温州鱼丸更注重鱼肉的鲜美和弹性;与普通鱼丸相比,温州鱼丸则更讲究制作工艺和配料的精细。
在温州市妇联"妈妈的味道"品牌活动的推动下,杨薏娟的霞关鱼娘品牌迅速发展壮大。她不仅在温州开设了多家门店,还积极开拓线上市场,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正宗的温州鱼丸。
2022年,杨薏娟参加温州市"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凭借虾皮的捕捞及加工工艺,再次赢得优胜奖。如今,她的"浙江鱼娘食品有限公司"已拥有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刚刚获批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霞关镇第一家拥有虾皮生产资质的企业。
作为霞关镇人大代表和苍南县妇代会代表,杨薏娟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疫情期间,她无偿赠送近700斤鱼丸给疫线工作人员,展现了温州鱼丸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温暖和关怀的传递。
展望未来,杨薏娟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更多以海鲜为原料的特色产品。她还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将温州鱼丸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让这道千年美食焕发新的生机。
温州鱼丸的故事,是温州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也是温州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写照。在"妈妈的味道"品牌活动的助力下,这道承载着温州人乡愁的美食,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