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一辈人反游戏,根源竟是时代之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一辈人反游戏,根源竟是时代之差!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27498312_121431982/?pvid=000115_3w_a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41b01c9019e83cde20db559d79420e73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53391
4.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6043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664224059118679
6.
https://36kr.com/p/2923052314925952
7.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8/27/WS66cd613fa310b35299d38a2a.html
8.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79645
9.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78904
10.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78566
11.
http://www.chuapp.com/mobile/289847.html
12.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962fde3100a84d5780f670311b8bccbf!!wm_id=19ff71ceca2a4e0297559125d9cfba82
13.
https://www.chuapp.com/mobile/290421.html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8%A1%97%E6%A9%9F%E6%96%87%E5%8C%96

“游戏是精神鸦片!”“游戏耽误孩子前途!”这样的声音,近年来时常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为什么老一辈人对游戏有着如此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代际差异和时代变迁的烙印。

01

时代背景:从简朴到数字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至50-60年代的中国。那时候,科技尚未普及,交通不便,通讯基本依靠明信片和纸质信件。人们的生活简单而朴素,集体主义精神浓厚。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梦想或许是穿上军装拍一张合影,而教育则面临着扫盲运动的艰巨任务。

反观当今社会,智能手机普及,高铁网络四通八达,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巨大的时代差异,使得老一辈人难以理解游戏这种新兴娱乐方式。对他们而言,游戏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事物,自然难以获得认同。

02

产业变迁:从无到有

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影响了人们对游戏的认知。1996年,法国游戏巨头育碧在上海开设游戏研发工作室,标志着海外游戏厂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彼时,本土游戏企业的研发和制作能力与国际巨头存在巨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游戏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2024年上半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85.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4%。特别是在手游领域,中国厂商已跻身全球前列。然而,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他们见证了太多“不良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这些刻板印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03

代际认知:从抵触到理解

不同年代的人对游戏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年轻一代玩家能够理性看待游戏,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方式或社交工具。而老一辈人则更多地将游戏与“玩物丧志”联系在一起。

这种差异源于多方面因素:老一辈人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对“玩乐”有着天然的警惕;他们缺乏对游戏的深入了解,容易受到社会负面舆论的影响;此外,游戏产业早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低俗、诱导消费等,这些都加深了老一辈人的负面印象。

04

社会态度:从否定到理性

近年来,社会对游戏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最初的“电子海洛因”到如今开始重视游戏的教育和功能价值,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认知的深化。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涵盖了防沉迷机制的完善、游戏企业的监管,以及功能性游戏的开发等。这些提案表明,社会正在以更理性、更建设性的态度看待游戏产业。

05

未来展望:消除代际隔阂

要消除老一辈人对游戏的误解,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普及游戏知识;游戏企业则应承担社会责任,开发更多具有正面价值的产品。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价值不应被简单否定。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所言,游戏可以“赋能医疗、教育、科普、文化、青少年社会素养培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知的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老一辈人对游戏的态度会逐渐转变。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理性的对话和建设性的行动,我们一定能消除代际间的隔阂,让游戏成为连接不同年代人的桥梁,而非隔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