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学:二十四式太极拳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必学:二十四式太极拳缓解心理压力
最新研究发现,太极拳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还能显著降低血压。对于面临多重压力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这项传统武术正成为改善身心健康的理想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8.9%,其中内化问题(如焦虑、抑郁、睡眠问题)比例高达20.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进一步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恐慌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业压力、就业担忧、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交织,使得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寻找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单易学的身心调适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又称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武术家李天骥,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改编而成的。它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同时又便于学习和普及,特别适合初学者和需要快速掌握的人群。
动作要领详解
起式:两脚并拢站立,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掌心向下,然后缓缓下按至腹前。
左右野马分鬃:左脚向左侧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双手向左右分开,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然后换右弓步重复动作。
白鹤亮翅:右脚收回半步,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点地,双手一上一下成弧形展开,形似白鹤展翅。
左右搂膝拗步: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搂过左膝,左手向前推出,然后换右弓步重复动作。
手挥琵琶:左脚收回半步,身体重心后移,右手向上挑起,左手向下按,形似弹奏琵琶。
左右倒卷肱:右脚向后退一步,同时右手向后划弧,左手向前推出,然后换方向重复动作。
左揽雀尾: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双手配合完成掤、捋、挤、按四个动作。
单鞭:右脚收回半步,身体重心后移,右手变成勾手,左手向前推出。
云手:双脚交替移动,双手在身前交替划弧,形似云彩流动。
高探马:右脚向前迈出,成右弓步,右手向上推出,左手收于腰间。
右蹬脚: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右手向上推出,左手收于腰间,然后右脚蹬出。
双峰贯耳:右脚收回,与左脚并拢,双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向上推出。
转身左蹬脚:身体向左转动,左脚蹬出,双手向两侧分开。
左下式独立: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右手向下按,左手向上托。
右下式独立:右脚向前迈出,成右弓步,左手向下按,右手向上托。
左右穿梭: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双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向两侧推出。
海底针:右脚收回半步,身体重心后移,右手向下插,左手向上托。
闪通臂: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右手向上推出,左手收于腰间。
转身搬拦捶:身体向右转动,右手做出搬、拦、捶三个动作。
如封似闭:双脚并拢,双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向前推出。
十字手:双脚并拢,双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向上推出。
收式: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学习建议
- 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步掌握全套动作。
- 持之以恒:每天坚持练习15-30分钟,效果更佳。
- 注意呼吸:动作与呼吸配合,吸气时蓄力,呼气时发力。
- 保持放松:太极拳讲究“松而不懈”,保持身体放松但不失力量。
太极拳在校园里的实践
厦门大学开设了陈氏太极拳课程,由传统陈氏太极拳传承人夏长仓老师授课。夏老师在厦大授课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太极拳人才。学员们普遍反映,太极拳不仅帮助他们缓解了学业压力,还改善了睡眠质量,提升了身体素质。
在另一所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评等方式,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开设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太极拳的多重益处
- 心理健康:太极拳通过缓慢的动作和专注呼吸,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效果等同于传统运动。
- 身体健康:能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血管健康。
- 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使其更加深沉和放松。
- 认知能力:长期练习能辅助减重,并改善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尤其对老年人有益。
- 社交能力:集体练习可以增进人际交往,培养团队精神。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如何用柔和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难题。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身心调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