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红烧肉销量大增,背后有何经济秘密?
双十一红烧肉销量大增,背后有何经济秘密?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红烧肉市场的销售量显著增长。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对红烧肉的需求在这一时期大幅上升,不仅带动了相关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对整个食品行业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红烧肉市场在双十一期间的具体表现及其背后的经济动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食品饮料市场整体表现
根据星图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1月11日,各平台大促起始日期至11月11日23:59止,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全网累计销售额已达14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其中,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呈现出稳定态势且有小幅上升,销售额达到640亿,占比5.4%,同比增长11.6%。
红烧肉销量增长的原因
- 方便食品和预制菜的推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已达6736亿元,预制菜赛道异军突起,方便食品的产品品类得以扩充,预计2026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2024年,消费者最常购买的方便食品为方便面、方便米饭等,占比达63.1%;网上商城(58.3%)是消费者购买方便食品的主要渠道;成分安全、无添加剂(51.2%)是多数方便食品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发展方向。
红烧肉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在方便食品和预制菜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红烧肉产品开始注重食材的安全性和营养搭配,这进一步推动了其销量的增长。
- 餐饮品牌的促销策略
以小菜园为例,该品牌在双十一期间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3年总营收高达45.49亿元,在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的增速;全国直营门店达663家,其中包括658家小菜园品牌门店及5家其他品牌门店;按照上一轮融资的认购金额和股本换算,估值已突破100亿元。
小菜园的招股书显示,2021-2023财年,小菜园营收分别录得26.46亿、31.13亿和45.49亿元,今年前四个月则为16.8亿元,一直保持增长。利润端的增幅虽然没有营收那么大,但也保持平稳。财报显示,2021-2023财年小菜园净利润分别录得2.27亿、2.38亿和5.32亿元。
小菜园的门店出现亏损状况,开店成本上升和单店销售额下滑是主要原因。成本方面,房租、人员和原材料为代表的餐饮界“三座大山”有多沉重,相信小菜园深有体会。招股书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其原材料及消耗品、员工、使用资产折旧和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长14.7%。值得注意的是,小菜园一向远低于同行水平的营销支出也在悄然攀升,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0.3%飙升至2023年的超1%。
而单店销售额的下降,除了竞争因素外,门店不断加密导致的分流,消费者新鲜感冷却,一直是连锁餐饮品牌的老大难问题。招股书显示,小菜园在各线城市的门店翻台率、人均消费都在下降。其中,新一线城市缩水最为严重,2023年的翻台率为3.1次,同比降低0.4次,堂食顾客数量更是大减18.9%。
在招股书中,小菜园为门店亏损找了一些理由,包括消费大环境下行、菜品价格调整等。这些情况确实真实存在,但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公平且普遍的,如果小菜园想延续此前的增长神话,就得找到比同行更好的应对方法。
具体怎么做?小菜园早就做出了决定。除了冲刺IPO之外,小菜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扩张——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扩张。招股书显示,小菜园现有663家门店,覆盖全国16个省的146个市县,其中2023年新开门店为132家。小菜园的下一步计划,是在2024-2026年分别开设160、190和230家新门店,以求在2026年底实现千店目标。
小菜园的门店分布和九毛九、绿茶、外婆家等其他头部品牌相比,有诸多不同。根据最新招股书,小菜园截至今年8月31日的640家门店中,有280家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而素来是餐饮界兵家必争之地的一线城市,小菜园门店仅开了97家门店。这当中,除了位于其华东大本营的上海门店数相对较多,北京仅有20家门店左右,深圳、广州的门店数则都为个位数。
很显然,小菜园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走同样路线的连锁餐饮品牌不少,但大都是中西式快餐品牌,比如华莱士、正新鸡排等。而在中式正餐这条细分赛道里,和小菜园同等体量的品牌,几乎都把重心放在一二线城市,比如上文提到的九毛九等。
在过往,小菜园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受到广泛赞赏,因为其避开竞争焦点,享受下沉市场较低的房租、人力红利,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但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式正餐,始终很难绕开一线城市。原因很简单——一线城市拥有消费能力最强的客户、更包容开放的消费氛围,也更接近资本。如果小菜园后续想孵化更多新业态或子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也必须往一线城市扎根。
当然,进军一线城市也是有风险的。除了更高的房租和人力成本,还有更残酷的竞争。前文提到,小菜园的营销支出大幅提升,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大城市的餐饮内卷严重,小菜园必须想办法打出差异化,确立自己的标签或打造爆款产品,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突围。
最后,则要说到小菜园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小菜园,一般由厨师长担任门店店长、培养徒弟,再让成熟的徒弟接手老门店,师傅则去开拓新店并拿走老店的部分分红作为“培养费”——和我们十分熟悉的海底捞“师徒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 消费者购买偏好变化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红烧肉的需求逐渐从单纯追求口感转向健康与美味并重。低糖、低脂、无添加的健康红烧肉产品备受青睐。同时,消费者对红烧肉的品质和口感也有更高的要求,这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
经济影响
红烧肉销量的增长对相关产业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首先,它带动了猪肉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其次,红烧肉的生产加工过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此外,红烧肉销量的增长也推动了物流和配送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结论
双十一期间红烧肉销量的增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方便食品和预制菜的兴起为红烧肉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餐饮品牌的促销策略和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食品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传统美食的持续青睐。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持续发展,红烧肉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