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的千年茶香,你闻到了吗?
蒙顶山的千年茶香,你闻到了吗?
2024年3月,一场特殊的展览在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史博物馆拉开帷幕。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2件清代贡茶首次“回家”,这些贡茶中,有7类11种来自蒙顶山,占整个故宫贡茶的18%。这场“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展览,不仅是一次文物的展示,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茶文化对话。
蒙顶山,这座被誉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名山,其茶文化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据记载,名山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植了七株茶树,开启了中国人工种茶的历史。唐代《国史补》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自唐天宝元年起,蒙顶山茶就被纳入贡茶体系,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千年之久。
蒙顶山茶之所以能成为皇家贡品,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蒙顶山茶的制作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炒青、做形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外形紧卷多毫、汤色碧清微黄、香气馥郁芬芳的优质绿茶。
进入现代社会,蒙顶山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雅安市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9.2万亩,干茶产量4.92万吨,鲜叶产值27.9亿元。 “蒙顶山茶”品牌价值更是高达54.76亿元。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茶企规模小、散、多、杂、乱,品牌建设不足;茶树品种结构不合理,部分传统茶区60%以上改种中大叶型茶树品种;茶产业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不足等。
为了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雅安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挖掘蒙顶山茶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培养茶产业人才队伍;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00.35万亩,干毛茶产量12.1万吨,综合产值25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市(州)前三。
第二十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更是将蒙顶山茶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活动期间,不仅有“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展览,还举办了“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宣言》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蒙顶山茶文化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更走向了世界舞台。
从千年贡茶到现代名茶,蒙顶山茶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今,这片神奇的茶园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茶文化爱好者,续写新的茶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