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炉火纯青: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炉火纯青: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揭秘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sn.people.com.cn/n2/2024/0526/c186331-40857368.html
2.
https://www.cnr.cn/sxpd/sx/20240527/t20240527_526719934.shtml
3.
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6/01/c_1130155636.htm
4.
http://sd.people.com.cn/n2/2024/1209/c402977-41069644.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N1B5HI05567OGR.html
6.
https://wlj.tl.gov.cn/tlswhhlyj/c00040/pc/content/content_1686674610019164160.html
7.
http://www.zxdiaosu.com/yunyan_xingyexinwen/157.html
8.
https://rlesa.qd.sdu.edu.cn/info/1020/4629.htm
9.
https://m.jfdaily.com/sgh/detail?id=1280651

“炉火纯青”这个成语,最早用来形容古代工匠们通过掌握火候,将金属材料锻造得更加精细和完美的技艺。这种技艺在古代主要应用于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通过对火候的精确控制,使铜矿石中的杂质基本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铜。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如今,虽然青铜器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品,但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依然被广泛认可。“炉火纯青”也成为形容事物达到最高境界的代名词。

01

古法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两种:块范法和失蜡法。原始失蜡法的前身——焚失法的起源很早,铜陵出土的春秋时期铸造的青铜之绳耳,就是焚失法的代表作。

块范法

块范法是商代以前主要使用的铸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合金、制范和浇铸三个步骤。

  1. 合金:根据所制青铜器的需要,将铜和锡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熔铜炉中加热熔化成青铜溶液。例如,越王勾践剑的合金比例为铜80%,锡20%。

  2. 制范:制作陶范。先用泥土做出一件与将要铸造的铜雕同样大小的模型,纹饰和铭文也要同时在上面刻好,然后阴干、烘烤使其坚硬。接着翻制外范,用水与细砂、泥土及切碎的植物茎杆调成泥浆,抹印在泥模上,待泥浆半干之后,用刀分割成几块取下,阴干再烤硬,就成为外范。内范的制作是用泥土照泥模形状减去器壁的厚度做成,内壁如有铭文,还需将铭文反刻在内范表面。阴干烤硬后,将内范和外范组装在一起,用绳索捆绑固定,再用厚泥包裹,留出浇铸铜液的浇口和排出范内空气的孔道,此时内外范之间的空间就是欲铸铜雕的形状。

  3. 浇铸:将青铜溶液从浇口注入合范之中,铜液冷却后,拆掉内外范,再打磨修整,即告完成。

失蜡法

失蜡法在春秋时期出现,主要用于制作形状复杂、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制芯、蜡模制作、制型、出蜡、焙烧、熔化和浇注等步骤。

  1. 制芯:制作器物的内芯,通常用耐火材料制成。

  2. 蜡模制作:用黄蜡(蜂蜡)和动物油(牛油)等材料制成待铸器物的蜡模。

  3. 制型:在蜡模表面敷以配置好的泥料或用细泥浆浇淋形成泥壳,再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焙烧后即成铸型。

  4. 出蜡:加热烘烤使蜡模熔化流出,形成型腔。

  5. 焙烧:将铸型进行高温焙烧,使其更加坚固。

  6. 熔化:将青铜溶液加热熔化。

  7. 浇注:将熔化的青铜溶液浇入型腔内。

  8. 铸件加工:待青铜溶液凝固后,去除铸型,对铸件进行打磨、修整等后期加工。

失蜡法的优点在于蜡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塑造出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精细的纹饰。因此,一些外形复杂、特殊的器物,如缠绕状的足、镂空的三维立体花纹等,通常采用失蜡法铸造。历史上,失蜡法广泛应用于鼎、彝、印玺、乐钟和佛像的铸造。

02

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贵族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礼器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用于祭祀、宴飨等重要仪式。《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务之一,而青铜礼器则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器具。例如,鼎是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常被用作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周礼》中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鼎的数量,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等。

兵器

青铜器也是重要的兵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戈、矛等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其中,吴越之剑最为精良,名闻天下。例如,越王勾践剑体两面都饰有菱形暗格图案,刃薄而锋利,剑首内铸有八道极其精细的同心圆圈,剑格两面镶嵌有蓝色琉璃和绿松石,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此剑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仍寒光闪烁,剑气逼人,毫无锈蚀,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

工艺品

青铜器还是精美的工艺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错金银、包金银、鎏金、刻錾等装饰技术。例如,鄂君启节上的铭文,以及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栾书缶,河南辉县出土的马首辕装饰,都是这些工艺的精品。

03

现代对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工艺的延续

在安徽铜陵等地,传统的失蜡法工艺仍在延续。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铜冶炼及铸造工艺一直延续,这为把握青铜铸造技术脉络提供详实的技术依据。传承人郑东平出生于铜陵,受铜陵铜工艺的浸染,又师从华觉明先生,并以铜陵九鼎雕塑公司为实践基地,逐步摸索和传承起具有铜陵地域特色的失蜡法工艺。

现代科技的应用

现代科技为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团队利用凝固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成功复原了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

研究团队负责人杨欢带领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定性、定量还原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他们对青铜器本体及陶范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获得器物型腔的制作材料、热物性参数等相关数据,再对特定器形进行分类建模,制作器物的型腔,最后使用凝固过程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这一研究方法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为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生产技术、文化互动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3年,青铜凝固研究被广泛认可。杨欢和团队参加了在日本及欧洲举行的国际大会,向国际学术界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结交了更多国际合作者。团队撰写的文章先后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的科技内涵和辉煌成就,也为文物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手段。

04

结语

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工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从商周时期的礼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和工艺品,青铜器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今天,通过传统工艺的延续和现代科技的应用,这一古老技艺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延续,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追求卓越,创造辉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