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贝融资热潮:低空经济概念下的机遇与风险
上工申贝融资热潮:低空经济概念下的机遇与风险
1月23日,上工申贝(600843.SH)获得3635.60万元融资买入,当日融资余额达2.96亿元,较前一日净买入90.88万元。这家老牌缝制设备制造商,近期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引发关注。
然而,就在融资热潮持续之际,上工申贝却发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将亏损1.95亿至2.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亏损2.35亿至2.9亿元。这一业绩表现与上年同期9073.86万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
业绩亏损背后:欧洲业务拖累,新业务整合待突破
上工申贝的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首先,公司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杜克普爱华有限责任公司(DA公司)受欧洲汽车制造及皮革加工市场需求低迷影响,高毛利的中厚料类缝制设备订单大幅下滑,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制造成本上升。其次,2024年7月收购的ICON相关资产尚处于业务整合与产品生产恢复期,前期投入较大,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低空经济概念加持:股价逆势上涨超100%
尽管业绩表现不佳,但上工申贝在二级市场上却表现抢眼。作为低空经济概念股之一,公司股价在2024年累计涨幅超过100%。这一反差背后,折射出市场对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的高度期待。
低空经济,即在1000米以下空域开展的经济活动,涵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等多个领域。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更是首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利好叠加市场预期,推动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
融资热潮下的理性思考
上工申贝的融资热潮,反映了投资者对低空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公司传统业务面临挑战,新业务尚处于整合初期,短期内业绩改善难度较大。
从行业整体来看,纺织机械行业投融资事件较少,2013-2024年仅发生42起,且主要集中在IPO、新三板等成熟期轮次。这表明行业整体投资热度不高,上工申贝的融资热潮更显突出。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工申贝的案例凸显了在市场热点中保持理性的重要性。虽然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企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基本面,谨慎评估投资风险。
在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蓝海中,上工申贝能否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值得持续关注。但就目前而言,投资者在追逐热点的同时,更应保持清醒,理性看待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