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拒绝喝酒的正当理由看这里~
过年期间,拒绝喝酒的正当理由看这里~
马上要过节啦!亲戚朋友们相聚,酒常常是绕不开的古老话题。何为酒?酒又是如何与人体打交道的?
酒就是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通过发酵、蒸馏配置而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人体喝下去的酒,20%经过胃、80%经过十二指肠和小肠吸收后,90%运送至肝脏代谢,10%运送至肺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酒量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
首先我们先看看酒(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
通常说的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两种关键酶的活性:肝内的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
如果这两种酶的活性很高,酒量就大;反之,如果其中一种或两种酶的活性较低,酒量就小。这两种酶的活性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体质、基础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个体之间ADH酶活性差别不大,但ALDH酶活性的差异较大。因此,酒量的大小主要由ALDH酶的活性决定。
提高ALDH酶活性有助于加速酒精代谢,转化有毒的中间产物乙醛,从而减少饮酒对身体的伤害。
喝酒有哪些误区
误区1
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酒
由于体内ALDH活性较低,饮酒后乙醛积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四肢厥冷等症状,俗称“喝酒上头”。
误区2
喝酒脸色发白的人更能喝酒
这类人实际上ADH和ALDH的活性都较低,即使摄入少量酒精也难以迅速分解,导致酒精积聚,使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若大量饮酒,可能增加昏迷和急性酒精中毒的风险。
误区3
多喝酒能练酒量
尽管频繁饮酒能使大脑和器官逐渐适应酒精的影响,增加对酒精的耐受性,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代谢率,只是表现得更为正常。
然而,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最终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肝癌和其他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小
U
建
议
喝点酸奶,其中的乳酸菌可转化部分酒精,增加“酒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或喝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喝酒时避免快速、空腹饮用,应慢慢品味;尽量避免混酒;酒后喝热汤、吃水果或果汁有助于解酒,促进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以来在社交文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然而,酒精会增加体内CYP3E1酶的活性,引发氧自由基产生,与肝脏、结直肠、食管等组织癌变有关。
此外,长期过量饮酒还可能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对免疫功能、雌激素水平以及消化道菌群造成影响;酒精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所以小U再此提醒,长期大量饮酒有害健康,大家一定要牢记!
- 参考文献 -
[1]刘雪霞.喝了这么多年酒,这些喝酒常识你了解吗?[N].华夏酒报,2023-12-12(A06).
[2]燕声.空腹饮酒,小心胃癌[N].保健时报,2023-11-30(004).
[3]适度饮酒[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3,(11):60.
[4]张佳星.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N].科技日报, 2023-06-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