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春晚机器人到《阿凡达》: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改变影视制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春晚机器人到《阿凡达》: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改变影视制作?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9/content_292170.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scovery/2025-02-02/doc-ineiahpc8746946.shtml
3.
https://www.sohu.com/a/784358118_120006290
4.
https://www.donews.com/article/detail/5146/80961.html
5.
https://blog.csdn.net/cwhans/article/details/136100251
6.
https://www.workercn.cn/c/2025-02-02/8447060.shtml
7.
https://www.zsnews.cn/news/index/view/cateid/37/id/721845.html
8.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79195364ddd79f11a311b17
9.
http://www.lubanyouke.com/31135.html

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场由16个机器人主演的《秧BOT》节目惊艳了全国观众。这些来自杭州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身着花棉袄、手持花绢,与真人演员一同上演了“AI机器秧歌”。这场大型全AI驱动的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不仅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也预示着影视制作领域的新趋势。

这些机器人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复杂的表演,得益于多项前沿技术的支持。它们配备了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系统,确保在舞台上精准定位;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和先进组网方案则保证了动作的整齐划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其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完成扭胯、挑帘、甩手、摆臂、转手绢等灵活多变的秧歌动作。值得一提的是,H1机器人是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最大关节扭矩达到360 N·m,同时配备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

事实上,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春晚中的应用早已屡见不鲜。在舞蹈节目《锦鲤》中,演员仿佛置身水底,与虚拟的水环境完美融合,这正是通过自由视角拍摄和AI制作实现的。在《年锦》节目中,演员与蝴蝶、圆月等AR元素的精准互动,同样依赖于AI多模态动捕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时采集演员的运动轨迹和形体,通过AI算法计算出三维坐标,实现数字模型与演员的同步表演。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春晚首次实现了XR(扩展现实)与VP(虚拟制作)的组合应用。XR是AR、VR、MR等虚实融合技术的统称,而VP则允许在前期制作中就对视觉效果进行处理和迭代。这种组合不仅能够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虚实空间,还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例如,在《长空之王》等电影中,部分空中飞行场景就是通过LED显示屏配合XR虚拟拍摄系统完成的。

从春晚舞台到电影银幕,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影视制作的方方面面。以《阿凡达》系列为例,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通过3D建模和动态捕捉技术,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潘多拉星球。而在《阿凡达:水之道》中,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实现了新的突破,无论是海底世界的细腻呈现,还是角色表情的精准捕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觉效果,更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电影人可以构建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场景和角色,极大地拓展了创作空间。同时,这种技术的应用也显著提高了制作效率,减少了实地拍摄的时间和成本。

对于观众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中的虚拟世界,与角色一同冒险,体验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这种沉浸感和参与感的提升,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影方式。

展望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影视制作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更多创意想象,还是通过摄像技术提升交互体验,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都将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沉浸的视听盛宴。正如春晚机器人表演所展现的那样,科技不仅能够助力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将为整个影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