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房屋征收拆迁典型案例解析:从司法实践看被征收人权益保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房屋征收拆迁典型案例解析:从司法实践看被征收人权益保护

引用
10
来源
1.
https://www.guinan.gov.cn/zwgk/zc/agwzlfl/flfg/content_400009462
2.
https://www.guangde.gov.cn/Jczwgk/show/2694651.html
3.
https://www.jinglawyer.com/lvshijiangtang/lvshijiangtang/17608.html
4.
http://www.cnts.gov.cn/tssrmzf/sdlyjczwgk/bmsd/gytdzsbc/content/post_3146039.html
5.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t/202407/t20240708_659800.shtml
6.
https://www.mingloulaw.com/cyzx/zzcq/2024-06-23/378.html
7.
http://www.yingke010.com/article/11794.html
8.
http://www.bjsheng.com/html/tdzs/12/231447.html
9.
http://www.bjsheng.com/html/tdzs/12/231364.html
10.
https://www.cqstl.gov.cn/bm/qzfcxjw_71109/zwgk_70831/jczwgk/gytdsfwzslyxxgk/fgzc369/gjcmfgzc/202212/t20221214_11389426.html

01

从法律框架到司法实践:房屋征收拆迁中的权益保护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这一规定不仅确立了房屋征收拆迁的基本原则,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和地方实践,探讨在房屋征收拆迁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02

法律框架:确立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作为房屋征收拆迁的主要法律依据,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1. 公共利益原则: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进行房屋征收。这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2. 公平补偿原则: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应当获得公平补偿。这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对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3. 民主决策、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这是新条例的主要亮点之一,民主决策、程序正当、公开透明是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从操作层面上看,乱决策、暗箱操作、结果不公开等正是引发拆迁之乱的主要根源,新条例规定了此三项原则,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搬迁之乱。

  4. 政府主导原则: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这改变了过去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的模式,将行政管理权上收到政府层面,为各项原则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03

司法实践:以案例看权益保护

在实际操作中,被征收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司法实践中的维权路径。

2021年5月,郑先生等六位洪洞县甘亭镇村民依法承包的耕地在未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被强制清表。面对这一情况,他们委托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的辛晋敬律师和蔡晓仪律师进行维权。

律师团队采取了以下策略:

  1. 证据收集: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收集、固定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土地承包合同等,以证明当事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以及强清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

  2. 法律研究与案例检索:查询大量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检索最高院以及当地各级法院的案例,准确把握法律适用,确保维权行动有坚实的法律依据。

  3. 确定责任主体:根据《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确定县级人民政府是强制清表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通常承担着组织、实施等法定职责,在无合法授权或其他法定事由的情况下,对辖区内的土地征收及相关强制行为负有责任。

  4. 提起诉讼:依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确定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随后,律师果断指导当事人向该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县级人民政府强制铲除庄稼和树木的行为违法,并承担案件诉讼费。

在庭审中,律师从多个关键角度全面阐述观点:

  • 原告主体资格:依据当事人与村集体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等证据,证明郑先生等六人对涉案耕地拥有合法的承包经营权,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直接利害关系。

  • 被告主体资格:根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法定职责,证明其作为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征收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涉案土地的征收及相关强制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被告职权:强调被告实施强制清表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在无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实施该行为属于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

  • 受案范围: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说明强制清表这种对当事人财产权造成直接损害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并审查。

  • 行为合法性: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论证强制铲除行为的违法性。在程序上,未依法履行通知、听证等法定程序;在实体上,缺乏合法有效的征收决定和补偿安置等前置条件。

最终,法院全部支持了律师的观点和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判决确认被告强制铲除庄稼和树木的行为违法,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这一判决结果不仅直接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认了其遭受的侵害行为违法,还通过让被告承担诉讼费,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惩戒。

04

地方实践:规范征收补偿的具体措施

各地在执行房屋征收补偿时,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具体的工作指引,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征收补偿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以江门市为例,其工作指引明确了以下关键内容:

  1. 明确职责分工:市住建局负责对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各市(县级)、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建、财政、公安、工商、文化、教育、民政、街道办(镇)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实施。

  2. 严格遵守征收条件:明确了国防、外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改建等公共利益需要的具体范围,并要求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3. 规范补偿实施:规定了征收申请所需材料、征收范围确定后的具体工作(如暂停办理相关手续、调查登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以及补偿协议的签订和执行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江门市等地有效规范了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确保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05

结语:法治进步的体现

从法律框架到司法实践,从原则规定到具体操作,我国在房屋征收拆迁领域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审判,有效监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和执行具体工作指引,规范征收补偿程序,确保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这些努力不仅体现了法治进步,也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未来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中,各方应继续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确保每一项征收补偿都符合法律规定,真正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双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