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养生必备:贝母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养生必备:贝母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引用
淘宝网
7
来源
1.
https://bk.taobao.com/k/jiankang_89/f65c9d8f71ccac08f21251551660fcfb.html
2.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11/06/c10228944.html
3.
https://theedibleprojects.com/collections/%E6%96%B0%E7%94%A2%E5%93%81?srsltid=AfmBOookS23OXuv4zF53PNnJfSSvG0sPx-NY1NgO0ckV7ZOYDF1Og57L
4.
https://www.znds.com/tv-1247866-1-1.html
5.
http://www.bwwzz.cn/sf_9DF054500106456F820B29E9015A1DE3_310_A0368734852.html
6.
https://www.gzletour.com/h-col-237.html
7.
https://www.znds.com/tv-1248600-1-1.html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在中医养生中,贝母类中药材因其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而备受推崇。然而,市面上贝母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贝母进行养生调理,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川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这三种常见贝母的异同,帮助您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养生功效。

01

贝母类中药材概述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无种的分类和功能区分,至清代才明确有川贝之名,与其它贝母分开。《本草汇言》云:“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必也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庙结,消实痰,敷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以分别用”。其中浙江产贝母称“土者”,四川产的称“川者”。

02

川贝母:润肺止咳的首选

川贝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的鳞茎。主产于四川松藩等地,故名川贝、松贝。云南甘肃等地亦产。按照性状与产地不同又分为松贝、青贝、炉贝。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心经。

功效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

用于阴虚燥咳及虚痨咳嗽。尤宜于内伤久咳,燥咳,及年老体弱、孕妇、儿童等患者。凡症见咽干口燥,舌红苔少,咳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者,常配以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止咳。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吞服1~2g;也可用5g,加冰糖、梨头炖服或蒸服。

03

浙贝母:清热化痰的良药

浙贝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主产于浙江象山、鄞县,安徽、江苏等地亦产。产于浙江省称浙贝母,又称象贝母。初夏植株枯萎时釆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应用

①用于风热,痰热咳嗽。治风热咳嗽,常配以桑叶、菊花;治痰热郁肺之咳嗽,常配以黄芩、知母。②用于瘰疬,瘿瘤,疮毒,肺痈等。本品能清泄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配以玄参、牡蛎;治瘿瘤,配以海藻、昆布;治疮毒,配以银花、连翘;治肺痈,配以鱼腥草、冬瓜仁。此外配以乌贼骨治疗胃脘痛。

用法用量

煎服,每次5~10g。

04

平贝母:东北特产的养生佳品

平贝母,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性味归经

苦、辛;性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

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症。

05

使用注意事项

  1. 贝母反乌头,不可一起使用。
  2.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使用。

秋冬季节,合理使用贝母类中药材,可以有效缓解呼吸道不适,助力身体健康。但使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随意服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