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激增至1450万,志愿咨询行业迎来百亿蓝海
高考报名人数激增至1450万,志愿咨询行业迎来百亿蓝海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突破1450万,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关键环节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高考志愿咨询行业迅速崛起,市场规模已近10亿元,并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和挑战。
行业现状:市场规模激增至10亿元
随着高考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开始寻求专业的志愿填报服务。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已达9.5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2.2亿元。
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些机构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填报流程不熟悉、对大学专业及就业前景不了解的“信息差”,借滑档、退档、高分复读等失败个案输出焦虑,辅以暗示“保录取”等宣传手法引导付费。更有甚者,一些机构和个人打着“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的旗号,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服务质量却难以保障。
监管困境: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频发
教育部已多次发布提醒,指出不存在“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建议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高价咨询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也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
创新驱动:AI赋能志愿填报
面对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技术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开始涉足高考志愿填报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考生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
例如,某AI志愿填报平台通过分析历年高考录取数据、考生分数分布、院校专业信息等多维度数据,能够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建议。该平台还具备智能推荐功能,可以根据考生的分数、排名、选科等情况,精准推荐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帮助考生合理安排志愿梯度。
未来展望:规范化与专业化并重
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高考志愿咨询行业正朝着更加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政策,建立健全投诉应处机制,甄别、清理资质欠佳的规划师、咨询师、指导师。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也将加强自律,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选择志愿填报服务时应保持理性,既要关注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考生和家长还应充分利用官方渠道提供的免费资源,如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地教育考试院官网等,获取权威的志愿填报信息和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涉及考生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需要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相信高考志愿填报将变得更加科学、便捷,为考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