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胰岛素作为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其合理使用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正在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然而,许多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疑虑和误区。本文将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您详细解读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
何时需要使用胰岛素?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以下情况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当患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无法达标时(HbA1c≥7%),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新诊断的高血糖患者: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水平非常高(空腹血糖>11.1mmol/L或HbA1c>9%),应立即开始胰岛素治疗。
特殊情况下:如在手术、妊娠、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或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和特点
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短效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餐时血糖控制。
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常用于基础血糖控制。
长效胰岛素:提供持续的基础胰岛素水平,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
预混胰岛素: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兼顾餐时和基础血糖控制。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
起始剂量和调整方案
起始剂量:一般推荐从较低剂量开始,如0.2-0.3单位/公斤体重/天,分1-2次注射。
剂量调整: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每周调整1-2次,每次增加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联合用药策略
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受到广泛关注。GLP-1RA通过模拟天然GLP-1的作用,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减少进食量。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降低低血糖风险:GLP-1RA可以弥补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的副作用。
控制体重:与单独使用胰岛素相比,联合治疗可以避免体重增加,甚至有助于减重。
心血管和肾脏获益:GLP-1RA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也适用。
使用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注意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形成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
储存条件: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存在2-8℃的环境中,开封后可在室温下保存,但需在一个月内使用完毕。
低血糖预防:胰岛素治疗期间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的发生,随身携带糖块或含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正确使用胰岛素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您对胰岛素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