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0个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政策引领下的行业新机遇
打造50个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政策引领下的行业新机遇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打造50个产业布局合理、集聚程度高、服务体系健全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传统工艺美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仙游“仙作”: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
在福建莆田仙游县,一个以“仙作”家具为核心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仙游县的工艺美术产业涵盖家具、工艺品、天然香、油画等多个领域,其中“仙作”家具尤为著名,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并在金砖峰会等重要国际场合亮相。
“仙作”家具制作技艺已传承千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京作”“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古典家具四大流派。目前,仙游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年产值近800亿元,高端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七成以上。
仙游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每年投入5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仙游还积极搭建供应链平台、销售平台、技术共享平台和产教融合平台,全方位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在销售方面,仙游与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合作,建设多个产业带直播基地。其中,仙游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日均销售额达1500万元,位居全国抖音基地第6位。2023年,仙游县工艺美术产业电商销售额更是突破100亿元,跻身全国电商百强县。
工艺美术行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有仙游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整体来看,我国工艺美术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以淄博市为例,该市拥有177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占市级非遗总数的45.6%。然而,这些项目普遍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据统计,淄博市市级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40岁以下的仅占15%。
此外,传统手工艺品市场也在逐渐萎缩。由于现代化工艺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艺在效率、规模和利润上都难以与之竞争。许多传统手工艺项目仍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能力,难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创新不足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传统手艺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进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部分手艺人固守传统观念,不愿改变,导致产品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转型升级:工艺美术行业的未来之路
面对挑战,工艺美术行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据《2024-2030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06.1亿元,其中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占比最高,达41%。这表明,工艺美术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许多手工艺人和企业开始尝试新的营销方式。比如,通过微视频传播、直播带货等手段,让传统工艺美术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同时,一些企业还积极整合跨界资源,强化创意设计,开发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产品。
在政策支持方面,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建议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构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4个支持体系。同时,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实施抢救保护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工艺保护。
展望未来:50个产业集群的前景
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变化,工艺美术行业正在加速洗牌。预计到2030年,50个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将陆续建成,这些集群将通过促进产品创新升级、加强工艺设备升级等方式,增强综合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的工艺美术行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的品牌体系,提升工艺美术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创新和转型,这一传统行业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