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吃大喝惹胃病?科学饮食来帮忙!
春节大吃大喝惹胃病?科学饮食来帮忙!
春节假期是亲友聚餐的高峰期,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容易引发胃部不适。专家建议,在春节期间要注重科学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选择易消化食物、规律进食、细嚼慢咽等方式,保护我们的胃部健康,享受一个健康的春节假期。
春节期间胃部不适的常见原因
春节期间,由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高油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及过量饮酒等原因,胃部不适成为最常见的“节日病”之一。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指出,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胰腺炎等疾病。
科学饮食建议
规律饮食,合理分配三餐: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医师肖瑶建议,一日三餐应合理分配,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各占30%-40%。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
均衡膳食,多样化食材搭配:节日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全面摄入。尽量选择多种食材,避免单一食物造成的营养不均衡。
控制油盐糖摄入:节日期间,菜肴往往更加油腻、口味偏重,过多的油盐糖摄入不仅会增加身体负担,还可能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因此,在节日饮食中,应尽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油炸、煎炒等高油烹饪方法。
适量饮酒,注意饮酒方式:节日聚会中,饮酒往往难以避免。然而,过量饮酒不仅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胰腺炎等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大家饮酒适量,量力而行,成人每天的酒精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5克以内(大约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度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同时,避免服用头孢类药物后喝酒与空腹喝酒,白酒、啤酒、红酒与碳酸饮料不要混着喝。饮酒前适量进食,以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注意食品安全卫生:节日期间,食品种类丰富,但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材新鲜,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同时,注意餐具的消毒和食物的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
胃部不适的应对方法
轻微消化不良的自我调理:对于轻微的消化不良症状,可以尝试通过控制饮食和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比如,减少油腻和重口味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保持饮食清淡和均衡。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助消化类药物。
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如果胃部不适持续加重或出现紧急情况,如消化道异物或呕血,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寻求专业帮助,切不可盲目自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如有消化道异物和呕血等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内镜或手术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日常保健方法:
- 穴位按摩:中医推荐按摩神阙穴(位于脐中部)和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处)。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日2-3次,力度以感到温热为宜。中脘穴是消化系统的重要调节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具体方法是:将手掌心对擦,反复在中脘穴位置进行摩动,直至感觉温热,然后向下旋动至下脘穴,再向两侧滑动至足腿部位,最后回到中脘穴位置,重复循环5-10分钟。
- 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等,这些食材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同时,避免摄入过多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规律作息也有利于保障胃肠功能,避免消化不良等问题发生。
特殊人群饮食注意事项
“三高”人群:主食要含有一定量的粗杂粮,如燕麦、藜麦、小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保证蔬菜的摄入,蔬菜类食物能量低、营养素含量高,每天吃足够的蔬菜,不仅有饱腹感,而且能起降血脂、降血压以及降糖的作用。“三高”人群应保证水果的摄入,但糖尿病病人要注意需减少摄入香蕉、芒果等糖含量较高的水果。
老年人:不要吃太素,吃得太素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增加患有肌肉衰减症的风险。科学补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液态奶300毫升。增加户外运动,补充维生素D。
儿童:避免因吃零食而影响正餐;早餐要丰富,应该有主食类、牛奶、蔬菜或水果。
结语
春节假期,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胃部健康。通过规律饮食、合理搭配食材、控制油盐糖摄入、适量饮酒等科学饮食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胃部不适。如果出现胃部不适,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必要时就医。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胃,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节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