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变一年后,脱口秀回来了?
行业巨变一年后,脱口秀回来了?
脱口秀演员徐志胜最近在古装网剧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这位曾经以犀利的段子和独特的舞台魅力征服观众的脱口秀演员,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古装剧的男主角,让人不禁感叹:脱口秀演员的转型之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笑果文化的困境
2024年4月19日,综艺《轻轻松松喜剧节》开播,这档聚集了徐志胜、呼兰、何广智、杨蒙恩等熟悉面孔的节目,被视为一次脱口秀行业风波后的“尝试”。演员们对舞台的渴望溢于言表:呼兰开场第一句话是“我想死你们了”;毛豆调侃自己没工作,在家啃老被亲妈嫌弃;黄大妈一周两次脱口秀表演的“日程表”,让何广智和王勉“羡慕嫉妒恨”……
这样的现状,在一年前很难想象。彼时,《脱口秀大会》播到第五季依旧热度火爆,四位演员受邀登上兔年春晚。2023年4月21日,北京“笑果工厂”隆重开业,线下演出全面开花。手握内容、背靠平台、人才济济,笑果文化何等春风得意,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然而,2023年5月15日,笑果文化脱口秀演员House发布微博道歉,称将停止一切演艺,深刻反省,重新学习。此后,笑果文化接到有关部门通知,被要求暂停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演出,罚款金额超一千万元。迄今为止,笑果文化线下演出仍未恢复。
记者来到隆福寺大厦一层。原本灯火辉煌的北京“笑果工厂”已锁门断电,内部一片漆黑,外部的“笑果元素”被基本拆除。大厦前台物业人员称,该剧场此前曾出租给笑果文化,但对方现已退租,故大厦将场地收回:“从‘那件事’之后,笑果的人基本就不来了,电都给拉了,里面的装修还没动。”
脱口秀演员的转型之路
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3月,上海笑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笑果文化创始人叶烽卸任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由张瑛婕接任。创始人卸任的消息,让外界猜测四起。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庞博、豆豆等头部演员已出走笑果,大量边缘演员解约。脱口秀演员于心(化名)告诉记者:“业内流传笑果已经快解散了,经纪部门被裁了,做节目的部门也散了。”
笑果文化的业务停摆,给行业带来一阵飓风。原本已在筹备的《脱口秀大会》第六季胎死腹中。“断粮”近一年,像“李雪琴”一样风险意识拉满,早早布局事业,演戏综艺两开花的局外人少之又少。临时另谋出路,成了演员们最好的选择。
豆豆化名“小胡”,进军话剧;徐志胜参演备受瞩目的《庆余年》第二季;2024年1月,电影《年会不能停》成为院线黑马,童漠男、肉食动物、Rock等表现亮眼。此外,呼兰、庞博、杨笠等人入场综艺,用“小小的幽默”逗乐观众;李诞日常坐镇各色节目,充当评委、观察员之余,他还入局直播带货,卖起了羊肉串和花衬衫……
票务软件显示,何广智、孟川、小佳、童漠男等演员正积极与上海、杭州、西安等各地厂牌合作,参与脱口秀专场或拼盘演出。这些演出宣传默契避开“笑果”字眼,主打演员本人。票务价格多从180-880不等,虽不复此前一票难求的盛况,但基本也能维持较高上座率。
行业的未来展望
郑州某脱口秀俱乐部主理人曹方(化名)感叹道:“流动性的脱口秀演员很常见,只是大家没想到,曾经‘最稳定’的笑果文化旗下演员,如今也需要天南海北四处‘走穴’。”不过,他强调,比起尚且“有选择”的笑果系演员,行业内普通演员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很多笑果演员能上综艺、拍电视剧,但大部分演员都很穷,每天挣那点演出费,可能一年到头东奔西跑,休息不了几天。”
常驻于北京猫头鹰喜剧等知名厂牌的肖畅(化名)告诉记者,去年5月,北京上海所有的脱口秀演出基本停摆,有关部门对每个俱乐部的报批文件进行重新审查。很多刚从疫情缓过来、准备挣钱的俱乐部或迫于经济压力,或不再看好行业前景,纷纷选择撤退。“现在北京的演出比巅峰时少了至少一半。”肖畅直言,他认识的不少脱口秀演员从全职转为了兼职,也有人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去送快递、送外卖的都有,也有人做回了自己原来的老本行,当记者啥的。”
《轻轻松松喜剧节》以外,三档大型综艺《单口喜剧和漫才大赛》《单排喜剧大赛》《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也排上日程。其中,《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更是凭借大量笑果系演员的阵容优势,高调打出“脱口秀回来了”的口号。
对于脱口秀行业来说,2024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而对于“再就业”的笑果文化来说,放弃《脱口秀大会》IP优势,释出大量人员参与新综艺,或许是一次全新“自救”。然而,能否成功扭转大众的负面印象,不仅仅取决于新节目的质量。或许,保持做人的原则,恪守从艺的艺德,清正自持,洁身自爱,才是脱口秀行业自救最高明的招数。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