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借伞》:当喜剧遇上戏曲,两位"许仙"的创新演绎
春晚小品《借伞》:当喜剧遇上戏曲,两位"许仙"的创新演绎
2025年央视春晚小品《借伞》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这个节目不仅取材于经典故事《白蛇传》,更通过一把绸伞巧妙地串联起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创新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的碰撞
《借伞》的创作团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主演闫佩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和融合"是这个小品创作中最大的难点。
在创作初期,团队成员们进行了多次讨论和尝试。他们探讨了三种不同的融合方式:将戏曲捧在上面、与喜剧持平,或者作为喜剧的元素来使用。经过反复尝试,导演组最终决定以语言类节目为主,戏曲为辅,实现两种艺术形式的最大化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节目的结构上,更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中。闫佩伦需要在喜剧表演中融入戏曲元素,而戏曲演员则需要适应喜剧表演的即兴性。这种跨界合作对所有演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演员风采:两位"许仙"的精彩演绎
在《借伞》中,两位"许仙"的扮演者闫佩伦和陈丽君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闫佩伦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喜剧演员,曾参与多部喜剧综艺和电视剧的演出。在《借伞》中,他饰演的许仙每次撑开伞都会遇到不同戏曲剧种的白娘子和小青,给观众带来惊喜。闫佩伦表示,这个角色的关键在于把握喜剧与戏曲的平衡点,既要保持喜剧的轻松幽默,又要展现出戏曲的韵味。
陈丽君则是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专业戏曲演员。她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站上的弹幕纷纷称赞她"太帅了""好俊的许仙"。当她唱出"骤雨梦回初遇天,执伞如执娘子手,以千年换同舟,共白头"时,网友们更是直呼"感动流泪""这是中国人的千古浪漫"。
陈丽君表示,这次跨界合作对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虽然她一直致力于戏曲的创新和跨界,但将语言类节目与戏曲结合还是第一次。为了完成这个节目,她不仅需要展示戏曲功底,还要学习喜剧表演的技巧。最终,她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
艺术价值: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借伞》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彩的表演,更在于其深刻的艺术价值。这个节目巧妙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喜剧相结合,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艺术传承的角度来看,《借伞》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曲。节目中不仅展示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不同剧种的特点,还通过赵雅芝、叶童的惊喜献唱,让观众重温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
从创新角度来看,《借伞》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打破了传统戏曲的表演模式,将戏曲元素融入现代喜剧,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年轻观众,也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观众对《借伞》的反响热烈,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人称赞节目"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有人感叹"戏曲与喜剧的结合竟然如此和谐",还有人表示"被陈丽君的唱腔感动得流泪"。
《借伞》的成功证明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可以完美融合,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正如闫佩伦所说:"我们很希望这个节目被更多年轻人看到,被小朋友们看到。他们看到我们这个作品之后,能爱上喜剧,爱上戏曲,然后有更多的人将各个剧种的戏曲传承下去。"
这个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