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黄河三角洲:从盐碱地到生态乐园的绿色蝶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黄河三角洲:从盐碱地到生态乐园的绿色蝶变

引用
新华网
5
来源
1.
http://www.sd.xinhuanet.com/20240707/667fb07dd8264e5e847b74946d5bebff/c.html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05/content_282713.html
3.
http://www.yrcc.gov.cn/xwdt/lylw/202407/t20240707_433187.html
4.
https://m.jfdaily.com/news/detail?id=816775
5.
https://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10.17520/biods.2023303

黄河三角洲,这片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373种鸟类的安居之所,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从187种到373种,短短数年间,这里不仅见证了生态修复的奇迹,更成为了全球湿地保护的典范。

01

地理与生态地位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总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黄河入海的壮丽之处,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候鸟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介绍,保护区内的候鸟种群丰富,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在此栖息繁衍,其生态价值对全球鸟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2

生态修复的科学实践

生态补水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的关键举措。自2008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实施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持续向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2024年,保护区全面开启生态补水工作,截至7月5日,已累计补水1.34亿立方米。通过开启14个取水口,补水流量持续保持在200立方米每秒以上,有效改善了清水沟、刁口河流路的生态环境。

在植被恢复方面,保护区采取了网格化精准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通过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13.1万亩,恢复本土植物5.2万亩,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03

生态成效与示范意义

生态修复带来的变化令人瞩目。据统计,保护区的鸟类种类从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增长近一倍。特别是今年5月,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首次在此繁殖,成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标志。湿地的修复不仅为候鸟提供了栖息之所,更为无数生物创造了生存空间,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国内湿地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正如专家所言,这里展现出的绿色奇迹,值得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