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侠到EXACTO:军用机器人如何改变现代空战
从钢铁侠到EXACTO:军用机器人如何改变现代空战
在科幻电影《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打造的智能战甲在空中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而在《终结者》系列中,天网控制的机器人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这些场景曾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但如今,类似的场景正在现代战场上逐步变为现实。
无人机:从配角到主角
近年来,无人机在现代空战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装备了军用机器人,预计到2040年,世界军事强国的机器人数量可能达到总兵力的一半。在俄乌冲突中,双方投入的无人机装备多达数十型,总量数以万计,用于执行持久监视侦察、定点清除、自杀式攻击等任务。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够执行危险的前线任务,还能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形成“有人+无人”的新型作战模式。
AI指挥:让决策快人一步
AI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作战指挥方式。美国空军在2024财年预算中申请近5000万美元,用于启动“毒液”项目,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使飞机获得自主飞行和作战能力。在美军举行的“红龙”演习中,第18空降军使用Donovan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指挥官更好地发挥参谋人员作用,更便捷地确定新型解决方案,并评估快速变化的态势。通过接收战场报告、部队观测信息,实现对情报融合的背景理解,从而减少作战计划周期。在某些场景下,原本需要3天的空中任务指令周期,现在可以缩短到几个小时。
未来战场:人机协同成主流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空战将更多地依赖于人机协同作战。美国空军正在开发无人驾驶喷气战斗机,作为有人驾驶飞机的僚机。这些无人机可以保护F-35战机和B-21轰炸机等有人驾驶飞机,携带自己的武器攻击其他飞机和地面目标,并充当空中侦察和通信中心。美国空军希望得到至少1000架正在研发的无人战机。它们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空中遮断、打击敌方防空系统、反敌航空兵作战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无人机具有低成本、无人员伤亡、适应性强、配置灵活等特点,可以降低作战人员在认知方面的工作负荷,使之能够专注执行复杂的作战任务。
科幻照进现实:从“大黄蜂”到“EXACTO”
美国军方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正在将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变为现实。他们资助研发的“大黄蜂”无人机,机长仅23毫米,使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够进行侦察监控,甚至对叛乱分子和恐怖分子进行攻击。在《通缉令》中出现的“会转弯的子弹”也已成为现实——美军研发的制导子弹可在一秒内纠正方向30次,而EXACTO超远程狙击枪则可能将射程提升至5公里。
从科幻到现实,军用机器人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虽然我们离《钢铁侠》和《终结者》中的场景还有一定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空战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这些高科技装备。正如一位军事专家所说:“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将改变战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