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哥”的黑色蟋蟀致富经:从红木家具到昆虫养殖的转型之路
“虫子哥”的黑色蟋蟀致富经:从红木家具到昆虫养殖的转型之路
“虫子哥”程同新,一个45岁的马庄村人,曾在外从事红木家具生产多年。2015年,因市场原因被迫关闭家具厂后,他选择返乡创业,却意外在黑色蟋蟀养殖中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程同新养殖的黑色蟋蟀,学名“油葫芦”,是一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昆虫。这种蟋蟀不仅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还具有利尿、破血等功效,市场需求旺盛。程同新看中的是油葫芦养殖的三大优势:周期短、投入小、前景广阔。
“这些黑蟋蟀,叫油葫芦。它们没有那么爱跳,成体大,平均35天收一茬。”程同新说,蟋蟀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具有利尿、破血等功效,有食用、药用价值,还能做饲料。去年卖了一万多斤,收入30多万元。
为了掌握养殖技术,程同新专门请来郏县养殖虫子的朋友传授经验,甚至在养殖区放了躺椅,24小时观察蟋蟀。他发现,油葫芦对环境要求并不苛刻,适宜温度在26-30度,湿度保持在40%-60%即可。喂食也相对简单,主要以谷物类饲料为主,如玉米粉、小麦粉等,偶尔添加一些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随着技术日益成熟,程同新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将王堂村一个废弃的学校改造成3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建起4座养殖大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还承诺回购养殖户的产品,确保销路畅通。
“虫子哥把生意做大了,在这干活轻松,一个月还能挣2000元。”65岁的马庄村村民程相月说。目前,程同新的养殖厂已带动100多位养殖户参与,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通过技术传授和订单回购的方式,帮助更多创业者加入这一产业。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程同新还开通了抖音账号,通过直播的方式传授养殖技术,吸引了大量粉丝。如今,他的产品不仅销往河北、广西、安徽等地的中药材市场,还通过线上平台每天销售300多斤。
“今年4座大棚预计能收成8万多斤,在自己富裕的同时,我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程同新坚定地说。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一新兴产业中,小小的黑色蟋蟀,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