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中国网文如何征服全球读者?
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中国网文如何征服全球读者?
12月16日,第三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幕,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的网文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论网文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新风向。本次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网络文学的魅力,更深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搬运和推广海外优秀小说,进一步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
AI翻译助力网络文学“一键出海”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令人瞩目。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测算,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已超过40亿元,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而AI翻译技术的突破,正在为网络文学的全球化插上科技翅膀。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新增出海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00%。在网文畅销榜排名Top100作品中,AI翻译作品占比高达42%。AI翻译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翻译效率,由日均翻译十余章节向日均翻译上千章节跃进,效率提升近百倍;还通过建立专用词库和人机配合,使翻译成本平均下降超九成。
2023年,网络作家横扫天涯的《天道图书馆》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海外阅读量突破1.8亿次;由紫金陈《坏小孩》改编的有声广播剧,在斯瓦希里语手机客户端“火花”和“国际在线”斯瓦希里文网站播放量过百万;在俄罗斯读者参与度最高的俄语翻译网站Rulate上,《修罗武神》《全职法师》等作品的浏览量均超过2000万次。
IP开发:从“出海”到“全球化”
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本阅读。以《斗罗大陆》为例,这部作品不仅动画播放量突破500亿次,还实现了线下实景主题空间落地、联动中国网球公开赛进行文体跨界,IP衍生产品更是荣获3项全球奖项。
在影视改编方面,改编自网络文学的作品在各大平台表现亮眼。云合数据《2023上新剧集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名单中,网络文学改编作品占比过半。在骨朵数据《2023年播出剧集平均热度榜单》前五中,就有《长相思(第一季)》《莲花楼》《长月烬明》三部作品上榜。
在动漫领域,腾讯视频播出的动漫作品57%来自网络文学IP改编;爱奇艺公布的39部作品中,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有22部;B站2023—2024国创动画发布会片单中,网络文学IP作品占比高达43%。
海外原创:中国网文模式的全球开花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作品输出上,更体现在创作模式的全球推广。截至2023年底,仅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就吸引了约41万名海外网络作家,他们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作了约65万部当地原创作品。
85后荷兰青年艾克斯勒是起点国际最早的一批作者,他的机甲文《机械之神》在该网站上持续更新了6年,目前仍在连载中。“我最开心的是阅读粉丝给我的真诚留言。他们花了数千小时阅读我的作品,并愿意陪伴我写作,这给我很大鼓舞。”他表示,自己也会阅读中国网络小说,“它们让我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版权保护:网络文学全球化的重要保障
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网络文学作品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未经许可复制、发行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属于严重侵权行为,可能导致刑事责任。
国家版权局也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网络服务商建立健全侵权作品处理机制,及时受理权利人投诉,并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删除侵权作品、断开相关链接。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中国网络文学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正如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所说:“今天的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止步于‘出海’,而是在多个维度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全球阅读、全球创作、全球开发。”
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持续深化,“一键出海”“全球追更”已成为翻译“出海”新趋势。在AI助力下,网络文学翻译正在突破产能和成本的限制。推文科技CEO童晔认为,未来,通过人机协同优化翻译质量,中国网络文学走向海外将更加顺畅。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网络文学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征服全球读者。而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的举办,不仅为全球网文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所说:“未来我们的‘出海’思维将向着‘全球化’逻辑转变,以全球化的视角、全球化的逻辑,来布局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