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秘笈:迎接春天的第一步
立春养生秘笈:迎接春天的第一步
2025年2月3日22点10分13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作为春季的开端,立春不仅意味着万物复苏,更是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因此,做好立春养生,对于全年健康至关重要。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给出了六条立春养生建议,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堪称春季养生的黄金法则。
衣要下厚上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人体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立春后天气虽然开始变暖,但冷空气仍会频繁来袭,因此不要急于脱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更应谨慎。穿衣原则是“下厚上薄”,重点保护好颈、膝、足等部位,防止寒邪侵袭。
眠要早睡早起
立春时节,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也应顺应这一规律,调整作息时间。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规律的作息有助于人体气血舒展畅达,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食要少酸多辛
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以助肝气升发为主。中医认为“酸入肝”,但酸味收敛,不利于肝气升发,因此应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同时,不宜食用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推荐食用辛甘温性的食物,如山药、春笋、韭菜等,这些食物能帮助发散阳气,温养人体。
动要适当舒展
立春后需要适量增加运动,但不宜过于剧烈。可以选择一些柔软而使肢体极度伸展的运动,如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能起到舒展形体、畅通血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以免耗伤阳气。在天气变化较大或气温较低时,应避免户外运动。
志要常达戒怒
立春养生以养肝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保持心情舒畅是养肝的关键。可以通过外出活动、多晒太阳等方式调养情绪,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促进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要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保持心境平和恬淡。
脚要常泡祛寒
立春后晚上泡泡脚可以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以温水慢慢加热,不要一下水很烫,以免将寒气逼回体内。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身体感觉暖洋洋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除了遵循以上六条养生法则外,还可以通过食用时令食物和饮用保健茶饮来调养身体。
时令食物推荐
草莓:被誉为“春天第一果”,富含各种营养素,能润肺、健脾、益气、补血。
韭菜:性温,具有很好的补肾助阳、益肝健胃、固精提神、止汗固涩、行气理血作用,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食材。
荠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清肝调脾、和血利水、降压明目的功效。
春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竹笋多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保健茶饮推荐
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各9克,共煮代茶饮。适合小儿及老年人体质偏弱者。
乌梅白糖汤:乌梅5枚、白糖适量煎水代茶饮。糖尿病患者可不加白糖,单用乌梅捣烂煎水饮。
金玉饮:金银花、玉竹、天花粉、麦冬各9克,共煮代茶饮。适合身体壮实、体质偏热者。
立春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规律,调养身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态,我们可以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从立春开始,迎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