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培养孩子超强观察力!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培养孩子超强观察力!
在东莞,一场关于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课题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东莞市机关幼儿园领衔的课题研究小组,针对幼儿园空间不足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用、三以”优化策略,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用、三以”:游戏环境创设的新思路
“三用”优化策略主要包括:
用园外拓园内:在幼儿园活动场地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拓展园外资源,如周边住宅小区的绿化、公园、社区等开展各类活动,弥补园内空间小、幼儿运动量不足等的问题。
用连通变互动:改变固有思路,将课室、睡室、走廊、楼梯等室内公共空间连通起来,加大活动空间,让固定空间由封闭转向开放,形成多用共享游戏空间。
用时间换空间:以时间的合理利用达到空间的有效延伸,如将幼儿园可用的户外活动空间做成分布图,各班按场地安排交换开展活动,最大化提高场地的使用率。
“三以”优化策略则包括:
以小巧增大用:开发与利用每一个闲置小角落,如楼梯角、转角处、杂物间等, 巧妙利用一切可用环境,打造各种富有童趣、自然好玩的游戏区域。
以单一变多样: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交替性地使用场地,如戏水池、玩水沟等,改变以单一用法,通过增加、变换游戏情景及材料,丰富游戏内容、拓展游戏场所,一境多用。
以空中补地面:巧妙地向空中延伸游戏空间,缓解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如设置高度不一、有挑战性的空中攀爬区,利用收纳柜上方空间,巧妙设置荡桥等,做到玩用兼收,一举两得。
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效果
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参与园所的游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共打造了约70个游戏环境场所,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发展需要。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游戏内容、玩法更加丰富,游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师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从儿童观的重塑到研究方法的学习,从理论的提升到实践方法的解决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
游戏化教学对观察力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不仅提升了幼儿的游戏能力,更对他们的观察力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观察也更加细致。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如图片识字、生活场景识字等,帮助幼儿建立汉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还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
此外,游戏化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社交技能。在这些活动中,幼儿需要观察他人的行为,理解不同的角色,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还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
未来展望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发展,游戏化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游戏化教学也将更多地融入跨学科学习,帮助幼儿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建立联系,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游戏化教学通过其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实践机会,有效促进了观察力及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