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预制菜安全大揭秘: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了!
年夜饭预制菜安全大揭秘: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了!
随着春节临近,年夜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五花八门的预制菜如佛跳墙、猪肚鸡、酸菜鱼等不断攻占年夜饭餐桌,但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公众担忧。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正在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以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即将实施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之前的2014版标准行将废止。据了解,新版标准变化大、涉及面广,几乎涉及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新版标准修改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查询方式,附录和附表内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新版标准修订了一些防腐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使用范围和限量,新增了一些甜味剂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相关规定涉及很多类食品。这些食品类别的生产企业应严格对照新标准,及时调整相关产品原料工艺、产品配方、标签标识,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符合新标准的规定。
预制菜行业迎来强监管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专门提出,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通知》在预制菜的定义中也强调,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消费者态度:又爱又恨的年夜饭预制菜
尽管社交媒体上对预制菜的反对声音不少,但从市场表现来看,预制菜在年夜饭市场依然卖得火热。据《消费者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为了抓住春节流量,今年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还有广州酒家、全聚德、沈大成等传统餐饮品牌以及一些预制菜厂家都推出了预制年夜饭礼盒。除了火热的线上渠道,记者走访多家线下商超,也发现各式年菜礼盒都被放在了显眼位置。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这种心态也直接反映在市场数据中。一位从事预制菜行业多年的供应商向《消费者报道》记者透露,今年春节零售端的预制菜销量相较于平时增长了三倍,而商用端(餐厅采购)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一倍。
未来展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将是主旋律
展望未来,预制菜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升级,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方面,随着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化。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在预制菜方面的相关专利申请共1225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占比最高,分别占比52%和42%。这也充分体现了预制菜便捷、快速并且拥有技术基因的特点。
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预制菜产品的原料、营养、口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预制菜全产业链的追溯和管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品牌建设方面,预制菜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管理,打造具有独特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市场拓展方面,预制菜企业需要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消费者选购建议
面对琳琅满目的预制菜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渠道和知名品牌,查看产品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等信息
- 根据家庭实际需求合理选购,注意菜品的多样性,兼顾营养均衡
- 关注产品的储存和烹饪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 考虑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预制菜类型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的加大、产业标准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持续加强,预制菜产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