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高血压高发季:这些信号要警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高血压高发季:这些信号要警惕!

引用
8
来源
1.
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1917781BKFMPSFYXQBSA
2.
https://www.haimen.gov.cn/hmsrmzf/lnbj/content/8b29cfa8-47ec-41fb-883d-6f2b8a99c51a.html
3.
http://www.gaoqing.gov.cn/gongkai/site_gqxwsjkj/channel_63429ddac3f185ea155404ce/doc_666019939b8a6cc6f4b52349.html
4.
https://www.longli.gov.cn/xwdt/bmts/202412/t20241223_86382168.html
5.
https://hnjkw.com/articles/dynamic/8589.html?tags=%E5%AD%A4%E7%8B%AC%E7%97%87
6.
https://www.cnjx.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419162.html
7.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mxfcrxjb/202409/t20240930_4902371.htm
8.
https://www.crsi.com.cn/Html/News/Articles/850.html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高血压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了解并识别高血压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就医,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01

为什么秋冬季节高血压高发?

秋末冬初,气温变化大,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危机四伏!中医讲:“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寒冷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低温使人体血管弹性降低,容易令血压响警号!

进入冬季,高血压患者除了要提防血压波动外,更要预防心梗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人体阴阳消长失调,特别是肝肾阴阳失调,使阴虚阳亢,或肝风上扰,或肝火上升,或肝阳暴亢,进而气血上逆,则产生高血压病。

02

高血压的早期信号

高血压的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以下常见表现需引起重视:

  1. 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常在早晨出现,活动后减轻。

  2. 头晕:尤其是体位改变时(如下蹲或起立)更为明显,女性患者更常见。

  3. 耳鸣:持续性的双耳耳鸣,可能是高血压的信号。

  4. 心悸气短: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肌肥厚、扩大,进而引发心悸和呼吸困难。

  5. 失眠:入睡困难、易醒或多梦等睡眠障碍。

  6. 肢体麻木: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有异物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约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尤为重要。如果出现上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3

如何预防和管理高血压

  1. 监测血压,放松心情

由于很多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感到头晕头痛时,血压已经去到180以上。因此,早、午、晚定时定候量血压,有助于及时对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说是自我保健措施。

在血压出现持续剧烈波动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很多时候,虽然血压达标了,却拉抵了生活质量,让人感到“不治有危险,治了就难受”的矛盾心理,无形中承受了不少压力。

根据国际高血压学会最新发布的高血压标准,血压水平被分为以下四个大类:

  • 正常血压值: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 正常高压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

除了正常血压值以外,其他3种情况都存在健康隐患,即使是处于正常高压值的范围,也有患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

  1. 坚持运动,稳定血压

无论中、西医都强调运动是预防及改善高血压的好方法,成效不亚于药物。运动除了可使心脏强壮,还有助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降低焦虑压力,解决上述问题,血压自然比较稳定。

不过由于部分患者年纪大,普遍体重超出标准,要注意选择较柔和的运动,避免造成关节损伤;可以选择平地快走,每天坚持行30分钟左右。有早起运动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保暖,不建议在太阳升起之前运动。

中医更建议全身性、有助放松的运动,例如气功,练气功很重要的就是调气、放松,让我们呼吸均匀顺畅,血管自然也跟着放松,更重要是,放松心情,消除压力,避免引发肝火而使血压升高。此外,也可练习静、慢、细、长的“腹式呼吸”,将意念集中在腹部,也就是中医所谓“气沉丹田”,把气引到下半身,以此慢慢调降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得高血压之前都有长期抽烟、喝酒、熬夜等生活习惯,特别是熬夜可引起内分泌紊乱,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坚守每天最迟在11点前睡觉,晚上11点至1点是一天中的阴中之阴,阴气最盛之时,特别到冬天,寒中之阴,往往伤身。

  1. 饮食清淡,宁饥勿饱

控盐是高血压患者的首要任务,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天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

人体在摄入大量的食盐后,血钠浓度过高,一则使水钠滞留而引起水肿;二则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尤其1级2级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饮食过咸,则会增加心、肾的负担,不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治疗。

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忌饮用烈酒、咖啡、浓茶,或食辣椒等辛辣刺激之品;可多吃木耳、黄花菜、橙、山楂、马蹄、苹果、芥菜、西红柿、芹菜、冬菇、蜂蜜、胡桃肉等;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食类为宜,如鱼肉、海参、猪瘦肉、牛肉等。

  1. 中医推荐的“辅助降压茶”

高血压患者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菊花茶: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此法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是减脂去肥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 决明子茶: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是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效果尤为明显。

04

高危人群特别提醒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包括:

  • 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
  • 肥胖人群
  • 血脂、血糖异常人群
  • 长期高盐饮食者
  • 吸烟、饮酒者
  •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者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

北方地区、沿海地区、城市居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性等群体的高血压发病率相对较高。

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秋冬季节是高血压的高发期,了解并识别高血压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