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老年慢病大会:最新医学进展大揭秘
2024中国老年慢病大会:最新医学进展大揭秘
2024中国老年慢病大会于10月12日-1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科学防治慢病,助力老龄健康”为主题,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进行学术支持,首席合作媒体为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支持单位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本次大会由上海银医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
专家观点:整合医学与营养干预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主旨报告《整合老年病学》中指出,全球各国寿命差异显著,医学虽对人类贡献巨大,但也存在局限性。他强调应学习孔子智慧,尊重规律,并提出整合医学概念,以解决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问题。他呼吁医学界要整体思维、学习未知,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生命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在《健康与衰老》的报告中强调了营养健康在延缓衰老和疾病预防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个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他分享了在营养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对肠道菌群、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通过营养干预来改善老年人健康的理念。他特别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敏感度增加,斑点增多、胶原蛋白含量降低,造成皮肤衰老。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础,除了运动,还要注重营养补充。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在报告中探讨了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的必要性,强调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性。他提出,整合型体系应以健康为中心,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公立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重磅发布:五项老年慢病管理指南
本次大会发布了五项重要的老年慢病管理指南,包括:
- 《老年萎缩性胃炎慢病管理指南》
- 《老年慢性肾病综合管理指南》
- 《老年缺铁性贫血慢病管理指南》
- 《老年心率失常慢病管理指南》
- 《一贯煎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这些指南的发布将对规范基层全科医生、患者及家属对老年疾病的诊疗行为、提高老年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实践:多维度推进老年健康服务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增龄健康科普基地”授牌仪式,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增龄健康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暨全军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小宁,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增龄健康科普委员会总干事邢永强为15家获牌单位授牌。这一举措将为推动健康老龄化奠定坚实基础,并为提升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大会还推出了多个特色论坛,包括“2024年首届中医湿病传承发展大会暨国医大师路志正湿病学术研讨会”“运动健康科学论坛”“健康大巴车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基层慢病筛查与管理培训”“‘医诺传芳’老年女性常见疾病诊治及健康管理论坛”“主动健康发展论坛”“中国融通系列期刊学术研讨会暨企业供需交流会”“衰老干预与长寿论坛”“老年病综合防治研讨会”“老年眼病干预论坛”等,涵盖了老年慢病管理的多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与第90届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同期举行,该博览会展览面积近20万平方米,近4000家品牌企业携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预计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这一联动为促进中国老年慢病大会跨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慢性病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标准制定:精准服务银发人群
大会上还发布了《中国银发人群年龄划分及人群命名》团体标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人口学系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对这份具有开创性的团体标准进行了解读。通过该标准的落地实施,能够更加精准地为银发人群提供优质的服务,共同推动我国老龄事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展望:构建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刘维林在大会上分享了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最新数据。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平均带病生存的时间将近10年,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随年龄增长,免疫机能逐渐衰减,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他强调,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框架内容,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建设、加强老年医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更是我国老年慢病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里程碑。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智慧,发布权威的管理指南,以及推动多项创新实践,大会为我国老年慢病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转化和应用,我国老年慢病管理水平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