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陈艳萍教你用冥想告别脑鸣
春节临近,陈艳萍教你用冥想告别脑鸣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却可能面临着一个困扰——脑鸣。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陈艳萍提醒大家,春节期间由于生活作息紊乱、饮食不节制等原因,脑鸣症状容易加重。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缓解脑鸣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冥想。
什么是脑鸣?
脑鸣是一种自觉脑内有异常声响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疾病、血管问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通常会感觉脑内有持续或间歇性的鸣响,如嗡嗡声、蝉鸣声、流水声等,在安静环境中或夜间症状往往会更明显。
春节期间为什么容易脑鸣?
陈艳萍医生指出,春节期间脑鸣高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生活作息紊乱: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聚会娱乐,常常熬夜,过度疲劳。从中医角度看,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熬夜劳累易伤肾精,导致髓海不足,脑窍失养,从而引发或加重脑鸣。
饮食不节制:春节期间美食丰富,人们往往会过量摄入辛辣、油腻、高盐食物,还可能大量饮酒。这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上扰清窍,引发脑鸣。
情绪波动大:节日期间各种事务繁多,人们的情绪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如焦虑、紧张、激动等。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扰脑窍,引起脑鸣。
噪音刺激:春节有放鞭炮等习俗,鞭炮声以及聚会时的高分贝音乐等噪音,可能会对耳部及大脑神经造成刺激,影响耳部和脑部的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诱发脑鸣。
冥想: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
冥想是一种通过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来达到身心放松的方法。每天花15-20分钟进行冥想,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对大脑的影响,缓解脑鸣症状。
如何进行冥想?
选择安静的环境: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避免外界干扰。
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坐在椅子上或盘腿坐在地上,保持脊柱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专注呼吸: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地吸气,感受空气进入鼻腔、充满肺部的感觉;再缓缓地呼气,感受气息从体内流出。重复这个过程,让呼吸变得缓慢而均匀。
观察思绪:冥想时,脑海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杂念。不要试图阻止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结束冥想:时间到了之后,不要急于睁开眼睛,先慢慢活动手指和脚趾,感受一下身体和周围的环境,再缓缓睁开眼睛。
冥想小贴士
- 初学者可以从短时间开始,比如5-10分钟,逐渐增加到15-20分钟。
- 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进行冥想,比如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
- 如果发现很难集中注意力,可以尝试听一些轻柔的冥想音乐或引导冥想的音频。
其他预防和缓解方法
除了冥想这种放松技巧外,陈艳萍医生还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以滋养肾精,充养髓海。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苹果、玉米等,适量摄入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及酒类的摄取,减轻脾胃负担,避免痰湿内生。
调节情绪:学会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遇到事情不要过于激动或焦虑。可以通过听轻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使肝气舒畅,气血运行通畅。
减少噪音暴露:放鞭炮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可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避免长时间处于 KTV 等嘈杂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可适当减少停留时间。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每天进行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预防脑鸣。
耳部及头部按摩:空闲时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耳部及头部按摩,如用手指轻轻按摩双侧风池穴、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也可以用梳子轻轻梳理头部,以促进耳部和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脑鸣症状。
及时就医
陈艳萍医生强调,一旦出现脑鸣症状,不要忽视或拖延。如果脑鸣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听力下降、头晕、头痛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中医治疗脑鸣通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虚证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主,实证以平抑肝阳、祛痰化瘀为主,同时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以达到改善症状、调理身体的目的。
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缓解脑鸣,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新年!